- 觀點1: 2021年,是魯迅誕辰140周年。作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在人們心中,是“橫眉冷對千夫指”、“怒向刀叢覓小詩”的嚴肅模樣。板正的寸頭,倔強的胡須,如匕首、投槍一樣的文章,充滿了戰(zhàn)斗氣息。
然而,又一次翻開先生的書,重新閱讀回味,從點點滴滴文字中發(fā)覺,這是一個在生活中極有趣味的人,一個十足的美食家。
魯迅先生并沒有特意寫過介紹美食的書,但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尋覓到食物的蹤跡。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先生獨特的品味。對于美食,他絲毫不含糊。
家鄉(xiāng)的味道
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城內(nèi)東昌坊新臺門周家。在家鄉(xiāng)紹興,度過了他的童年與少年時光。
11歲那年,魯迅進入三味書屋讀書,師從壽鏡吾??墒堑诙?,祖父周介孚就因為犯了事,被投入監(jiān)獄。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父親周伯宜又重病不起,從此家道中落,全家人只好到鄉(xiāng)下避難。
為了給父親治病,孝子魯迅每天都要出入于當鋪和藥店之間,受盡了冷眼。1896年,父親周伯宜去世,家境更加艱難。
這是一段歡樂與悲傷交織的人生歲月,即便后來離開了這里,紹興仍然是他心頭無法繞開的一座城。這里的飲食印記,深深刻在了魯迅的創(chuàng)作中。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有何首烏根,吃了便可以成仙。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遠甚于桑椹。不僅吸引了兒時的魯迅,也開啟了他的美食味蕾。童真,趣味,引得人會心一笑。
《朝花夕拾》中,冬天吃水缸里的薄冰,正月初一吃福橘,那位說:“好,再吃一塊”的衍太太,被魯迅稱之為“和藹”。還有菱角、茭白、香瓜,等等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
在江浙鄉(xiāng)里釣蝦,收獲的戰(zhàn)利品放姜煮熟,加醬油吃?!渡鐟颉分械纳鐟颍痪剩呀?jīng)不重要了,孩子們惦記的,是晚上偷來煮食的羅漢豆。用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一起煮,那味道,真香。
《故鄉(xiāng)》中月下的少年閏土、猹和西瓜,惟妙惟肖,仿佛就在眼前。閏土給魯迅送來了自家曬的青豆,雖不貴重,但方便又耐吃。
《風波》里面,人們端出了梅干菜、糙米飯和炒豆子。梅干菜,是魯迅鐘愛的一味,他借文中趙七爺之口,贊嘆干菜的味美,他還在《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中驕傲的提出建議:如果紹興人帶了干菜去北極探險,恐怕不會生壞血病,可以走得更遠一點。
《祝福》中提到,福興樓有道菜叫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对诰茦巧稀返挠投垢?,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醬太淡薄。
人們最熟悉的,是茴香豆?!犊滓乙选分?,窮困潦倒的孔乙己,時常到店里要一碟茴香豆做下酒菜。本是普普通通的蠶豆,饞的無數(shù)小讀者,在課堂上對著課本流了一桌子口水。后來,“茴”的四種寫法,人盡皆知。
一道道熟悉的美味,勾起魯迅無限的鄉(xiāng)愁。紹興的飲食文化,是他小說里的鄉(xiāng)土情懷。
尋味京城
從日本回國后,1912年,受蔡元培邀請,魯迅到教育部任職,開始了“北漂”生活。前七年,住在位于南半截胡同的紹興會館里。后來又搬遷至八道灣11號、磚塔胡同61號、宮門口西三條21號。
雖然在教育部工作,魯迅的公務員生活卻十分無聊。1920年起,他先后在北京大學等八所大中學兼課,成為了廣大革命青年敬仰的導師。
魯迅在北京待了近15年的時間,除了工作、教書、寫作、交友外,最熱衷的就是尋覓美食。在《魯迅日記》流水賬式的記錄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和吃有關(guān),里面提到的北京飯館酒樓達到了65家,而且他下飯店時,幾乎從不選素菜館。
魯迅在1912年5月7日,到北京的第三天,日記里就提到了“廣和居”。這是他常去的一個館子,北京“八大居”之首。四合院布局,房間眾多,很適合魯迅帶著三五好友組團前去。
剛到北京時,魯迅的一部分薪水要寄回老家,還有平時的生活花銷,因此幾乎不點這家老字號的名貴菜,而是普通炒菜。其中,炒腰花和“三不沾”,是魯迅的最愛。遇到有人來家里做客,魯迅會直接讓廣和居把飯菜送上門,類似于現(xiàn)在的“外賣”。
緊接著,其他飯館陸續(xù)進入了魯迅的視野里。同和居經(jīng)營山東菜,魯迅最喜歡這里的炸蝦球和混糖大饅頭。東興樓的醬爆雞丁,值得細細品嘗。致美樓的廚師手藝高超,抓炒雞片、糟溜魚片、油爆肚絲,很考驗技術(shù)。
除了“八大居”和“八大樓”,魯迅同樣不會錯過平民小館。午間工作餐時間,他常常拉著陳師曾、齊壽山去“龍海軒”,這是一家小飯館,招牌菜是軟炸肝尖、鍋燒肚塊,特別合魯迅的口味。
另一家小切面鋪“和記”,價格實惠,以牛羊肉出名,幾個人來到這里,魯迅總要點一碗清湯大塊牛肉面。
如果逛完琉璃廠,魯迅會馬上奔赴大柵欄西街,這是京味小吃一條街,日記中屢次出現(xiàn)的“青云閣”,是街上品茗會友的好去處。在玉壺春茶樓里,點上一份春卷和蝦仁面,就能度過一下午的閑暇時光。厚德福以燒魚聞名,蘿卜魚、糖醋瓦塊堪稱一絕。
家鄉(xiāng)菜一樣難以割舍,南味齋是著名的江蘇館子,糖醋黃魚、蝦子蹄筋,最為拿手。杏花村是專門做紹興菜的山陰館子,最擅長熘鱔片,雖然離住處比較遠,魯迅依然經(jīng)常光顧。
在北京,魯迅還收到了家鄉(xiāng)親友寄來的土特產(chǎn),他在日記里一一記錄了下來:干魚、風雞、醬鴨,還有糟貨。特別是一種被稱為“糟鴨卵”的食物,其實就是用酒糟腌制的咸鴨蛋,蛋黃流油,酒香撲鼻,思鄉(xiāng)味在屋內(nèi)彌漫。
江南人特別喜歡螃蟹,魯迅曾經(jīng)感嘆道:“第一次吃大閘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他愛螃蟹,大的用水煮熟,小的燒成小菜。魯迅認為吃蟹既可以享受好友相聚的“眾樂樂”,也可以體味一人食用的“獨樂樂”。
1915年9月10日的那一篇,魯迅用“大飲啖,劇譚”五個字,寫出了“眾樂樂”的酣暢淋漓之感。而1918年9月13日,他描繪的則是一人食“獨樂樂”的情景了。
在《論雷峰塔的倒掉》中,魯迅把螃蟹揭開背殼,吃完了蟹黃蟹膏,露出圓錐形的薄膜,小心的切下,取出,變成一個羅漢模樣的東西。在這位美食家眼里,此時的螃蟹有頭有臉,身子是坐著的,于是他把它形容為“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難的法海。
螃蟹的用處遠不止這些,在《瑣記》中,魯迅用這種食物打比喻,說霸道行徑就像螃蟹,他尖銳地予以抨擊,話有些兇,格外生動。
滬上佳肴
1927年至1936年,魯迅人生最后的九年是在上海度過的。在這里,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雜文和散文,翻譯、介紹了很多國外進步書籍。由于受聘為政府特約撰述員,再加上作品版稅,他的月收入達到了724元,約合今人民幣2萬多元,顯然屬于中產(chǎn)階級水平。
然而,他的日常生活十分接地氣。上海是一個美食之都,魯迅到達上海的當晚,就在一家叫“陶樂春”的川菜館就餐。這里的名菜有粉蒸鮰魚、大魚頭和貴妃雞。
魯迅身為文壇巨匠,朋友更多了,飯局自然不能少。當然,擔任請客角色的,多半是收入高的魯迅本人。據(jù)《魯迅日記》1932年7月3日記載,魯迅在知味觀設宴款待了賓客十余人。
知味觀經(jīng)營杭州風味菜,是魯迅去得最多的地方。它的拿手菜里有一個叫化雞。1933年10月23日記載,魯迅在知味觀宴請日本好友,席間向客人推薦了叫化雞的來歷和做法。這引起了在座嘉賓的極大興趣,他們回日本后就開始宣傳,使知味觀和叫化雞在當?shù)爻隽嗣?br />
上海有一家梁園致美樓,以河南菜為主,1936年8月25日記載,魯迅收到了好友曹靖華寄來的猴頭菇四枚。而扒猴頭,正是梁園最出名的菜,魯迅平時很喜歡吃。為了投其所好,所以曹靖華經(jīng)常送猴頭菇給魯迅。
魯迅曾經(jīng)在書信中說:如果自己是植物學家,或者農(nóng)學家,也許可以親自研究培養(yǎng)出猴頭菇。
1934年12月9日記載,魯迅邀請蕭軍夫婦和一眾友人在梁園就餐。同月30日,日本朋友來魯迅家里做客,他干脆邀請梁園的名廚上門,到他家中烹飪美味。
后來蕭紅回憶:去魯迅家吃飯,“菜食很豐富,魚,肉都是用大碗裝著,起碼四五碗,多則七八碗”,力所能及而不奢華,這是魯迅家的待客之道。
日記在1933年9月11日記錄,魯迅去曹聚仁家里吃晚飯,這次聚餐,魯迅對主人家做的“小麥鈴”情有獨鐘,這是一種浦江面食。
其實早在這一年的1月,魯迅就用筆名“羅憮”,為曹聚仁的《濤聲》寫了一篇《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寄〈濤聲〉編輯的一封信》,后來收入了《南腔北調(diào)集》中,改名為《論“赴難”和“逃難”》。
功德林是素食館,愛葷的魯迅,并不喜歡這里用豆制品為原料、以假亂真的“肉食”。他把這些素肉、素雞、素魚,定義為吃素人的虛偽,其實心中念念不忘吃葷。所以即使一道素菜,也逃不過魯迅的文字剖析。
零食的魅力
1912年中秋節(jié),魯迅在日記中提到,在稻香村買了食物三品。稻香村是北京著名的糕點鋪,魯迅兩年之內(nèi)在此買了幾十次點心,因為他是一個標準的零食控。
魯迅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零食》,他認為上海的居民,和零食是拆不開的。對于零食的功效,他也有自己的理解,覺得這是一種養(yǎng)生食品。他家里的零食從來沒有斷過,為了避免無食物可吃,魯迅每次外出回來的路上,都會順帶買一些小零食。
在1913年5月2日的日記中,魯迅收到了日本友人寄來的羊羹,這是他留學日本時喜歡的糕點,回國后還念念不忘??墒沁@個下午吃得太多,魯迅開始牙痛。第二天當他看完牙醫(yī),仍舊義無反顧地去稻香村買了餅干。吃糖導致牙齒變差的痛,抵不過對甜味的執(zhí)念。
1913年5月10日記載,魯迅再次看完牙齒,歸途路過臨記洋行,又忍不住買了餅餌。餅餌的魅力在另一篇日記中更加明顯,這次魯迅散步,不小心踩到破磚摔傷了膝蓋,仍然忍著痛買完餅餌,才回家給傷口涂上碘酒。
魯迅經(jīng)常工作到很晚,零食可以抵御饑餓,緩解緊張疲勞。魯迅喜歡一邊寫,一邊吃,除了各式糕點,還有花生、核桃、杏仁之類的干果,抽屜里也常常放著蜜餞、糖果和餅干。
在《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中,魯迅在夜間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一邊吃還一邊安慰自己:“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xiàn)在趁新鮮吃一點?!辈涣弦怀?,就吃掉了一大半,一個零食控的形象躍然紙上。
在《弄堂生意古今談》中,魯迅提到過一種糕點:玫瑰白糖倫教糕,是他的最愛之一。另一種受寵的糕點,是沙琪瑪。
有一次,兒子周海嬰到書房玩,看見了沙琪瑪,問魯迅是否可以吃。結(jié)果魯迅說:按理說是可以的,但是只有一塊了,所以還是不要吃的好??梢娝麑ι崇鳜?shù)臒釔鄢潭戎睿駛€沒長大的孩子。
這種護食行為,不僅針對兒子周海嬰,也包括來家的訪客。由于零食除了自己吃,還要用來招待客人,但是有些男性來客食量太大,經(jīng)常把魯迅準備的零食吃個精光,他得重新去外面買,十分的煩惱。
魯迅便機智地發(fā)明了一種“花生政策”,他在日記里寫道:以花生代替原本的點心,男客們就吃得不多了??吹綄Ψ匠缘貌欢?,他又開始敦勸,有時能把不喜歡吃花生的客人勸跑。后來,魯迅驕傲地表示,這一種花生政策效果很好,會持續(xù)施行。
一個愛吃零食的成年人,內(nèi)心應該是非常浪漫的。
辣味與酒味
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被胡適稱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開山之作”。為表感謝,魯迅邀請胡適到紹興會館吃飯,第一道菜是梅干菜扣肉。與傳統(tǒng)做法不同的是,這道菜里放了辣椒。
辣菜非常對胡適胃口,但是他不解的是,這明明是一道江浙菜,那邊的人嗜甜不喜辣,魯迅為何要放辣椒呢?
面對疑問,魯迅答道:“我是以此物解困,夜深人靜時看書,放嘴里咀嚼,睡意頓消,先生可以一試?!甭犃T,胡適大笑。
事實上,浙江人魯迅少年時,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對辣椒的熱愛。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由于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勵了一枚金質(zhì)獎章,魯迅卻立刻賣掉,換來了幾本書,還在菜市場買了一串紅辣椒。
“無辣不歡”的作者,筆鋒自然犀利潑辣,嬉笑怒罵不經(jīng)意之間,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就誕生了。
在《吶喊》和《彷徨》中,“酒”字出現(xiàn)次數(shù)達到了93次。除了《孤獨者》中,“我”在街上買了一瓶燒酒以外,其他地方的都是紹興黃酒。比如《孔乙己》中的魯鎮(zhèn)人,大多愛喝酒?!睹魈臁分械南毯嗑频辏藗兣d高采烈的吃喝。《在酒樓上》,呂緯甫更是不怎么吃菜,只是不停地喝酒。
魯迅愛紹興菜,更愛紹興黃酒。酒量不大,但每頓必喝,卻沒有酒癮,只半小碗或一碗。他用玫瑰花浸酒,友人們都直呼從來沒有見過。
酒逢知己千杯少,郁達夫是他的酒友,因為兩人酒量都不是很好,所以次次喝得酩酊大醉。郁達夫在1933年作詩贈與魯迅,其中有這樣兩句:“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
酒能激起人的斗志,振奮人的精神。骨頭最硬的魯迅,是在靠酒解悶,是在借酒言事。
他在《野草》里講道:“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為度,遞給人間,使飲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br />
在那個紛爭混亂的年代,百萬國人麻木如傀儡。寂靜濃到如酒,細細一品,或馨香或蒼涼,含著五味雜陳的人生。
愛國愛民的魯迅先生,靠著一支辛辣的筆桿,叫醒了裝睡的世人。針砭時事,不忘美食。食物,既是一種滿足,也是一種治愈。 - 擴展閱讀1:成都有什么好吃的土特產(chǎn)值得品嘗?
- 蜀繡:雖然不是食品,但作為成都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蜀繡也是值得購買的特產(chǎn)。它以精美的工藝和豐富的圖案著稱,是送給親友的好禮物。竹筍:成都周邊的山區(qū)盛產(chǎn)竹筍,新鮮的竹筍清甜可口,是許多川菜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泡菜:四川的泡菜以其酸辣爽口而聞名,是家常便飯中常見的小菜,也是火鍋、串串等美食的...
- 擴展閱讀2:成都特產(chǎn)有哪些適合帶回去?
- 狗屎糖,超大包的口味多,價格算下來最劃算!牛肉絲 牛肉粒,一大包的肯定比小包劃算!但我還是會考慮小包裝的,有時候在車上,坐飛機時候都能過過嘴癮!個人經(jīng)驗:特產(chǎn)到處都有賣,建議到故鄉(xiāng)味四川特產(chǎn)店購買什么特產(chǎn)都很齊全而且價格實惠,別在景區(qū)買(略貴)。
- 擴展閱讀3:成都有哪些本地特產(chǎn)值得購買?
- 四川辣椒醬:成都人喜歡吃辣,當?shù)氐睦苯丰u種類繁多,口味獨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郫縣豆瓣醬,它是川菜的靈魂調(diào)料,用它烹飪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成都小吃:成都的小吃種類繁多,如龍抄手(抄手)、擔擔面、麻婆豆腐等,都深受游客喜愛。許多小吃店提供真空包裝的小吃,方便攜帶,可以作為伴手禮帶給親朋好友。
- 擴展閱讀4:成都必帶回的特產(chǎn)小吃成都有什么特產(chǎn)送人的
- 張飛牛肉:張飛牛肉是四川的傳統(tǒng)名產(chǎn),以其肉質(zhì)緊實、味道鮮美而著稱。作為禮物,它既有地方特色,又適合各種人群食用。竹葉糕:竹葉糕是成都的傳統(tǒng)小吃之一,以其獨特的口感和清新的竹葉香而受到歡迎。這是一種適合作為手信的甜點。棒棒雞:棒棒雞,又稱口水雞,是四川的傳統(tǒng)名菜。它以雞肉鮮嫩、調(diào)料豐富...
- 擴展閱讀5:在成都旅行有哪些當?shù)靥禺a(chǎn)值得推薦?
- 川繡:川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風格著稱。川繡作品色彩鮮艷,圖案生動,常常以自然景觀、花鳥蟲魚和各種傳統(tǒng)吉祥圖案為主題。在成都,你可以購買到川繡的裝飾品、服飾或小物件,作為紀念品或禮物送給親朋好友。蜀繡鞋墊:蜀繡鞋墊是成都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以其精美的刺繡和實用性受到...
- 擴展閱讀6:怎么使用電餅鐺制作烤肉?
- 準備材料:新鮮的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或雞肉)烤肉調(diào)料(如鹽、胡椒粉、大蒜粉、辣椒粉、孜然粉等)醬料(如燒烤醬、辣椒醬等,根據(jù)個人口味選擇)蔬菜(如洋蔥、青椒、蘑菇等,可選)鋁箔紙或烤盤紙(可選,用于隔離肉類和電餅鐺)肉類處理:將肉類切成適合電餅鐺大小的塊狀或條狀。用烤肉調(diào)料...
- 擴展閱讀7:合肥好吃好玩的特產(chǎn)
- 其他像是金絲棗、南美蜜橘、安吉白茶等也是不可錯過的好味道。第三段:景點篇合肥不光有美食,同時也有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合肥植物園是一個由合肥市政府主導建設的,占地面積3萬多畝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家級園林。另外,還有風景如畫的四大名園(包括明孝陵、八里莊園、萬達茂等),更是讓人忌憚不已。...
- 擴展閱讀8:土豆燉肉燜飯怎么做土豆燉肉燜飯的烹飪方法
- 1、牛肉150克、土豆一個、紅皮洋蔥半個、胡蘿卜半根、鮮香菇3-4個、香蔥一根、香菜5根、大米一杯半(電飯鍋自帶)、蔥一根、姜粉一大勺、蒜末一大勺、料酒一大勺、一品鮮醬油2大勺、耗油一小勺、食用油一大勺、食鹽少許。2、步驟:將米洗凈放入電飯鍋中,倒入相對應的水,備用。牛肉、香菇、土豆、...
- 擴展閱讀9:肉炒菱角怎么炒菱角炒肉的做法
- 1、瘦肉切片,然后加入料酒、淀粉抓勻,腌制10分鐘;2、將菱角切成兩半,取出菱角肉,再切片;3、炒鍋里面倒入適量油,燒熱后,下入瘦肉片炒散,撈出;4、鍋中留底油,下入姜、蒜炒香,放入菱角一起炒,加入清水煮8分鐘,放入鹽、生抽、炒好的瘦肉片,炒勻;5、調(diào)入雞精、水淀粉,大火收汁即可。...
- 擴展閱讀10:電壓力鍋燉肉怎么操作電壓力鍋燉牛肉的方法
- 鍋里加涼水,水開后要撇浮沫直到?jīng)]有臟沫為止,將肉撈出。3、焯水后的牛肉,放入電壓力鍋內(nèi),加入小半碗水就可以,然后加調(diào)料。1勺老抽,2勺生抽,2勺醋,3勺黃酒,山楂5個,桂皮,香葉,花椒、大料適量放入調(diào)料盒,蔥一根切成段,姜切成片,冰糖,黑胡椒粉,鹽適量,攪拌一下。4、將胡蘿卜、...
美食特產(chǎn)問答匯集土特產(chǎn)、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