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走進遷安享美食
齊鳳池
一、農家院煎餅盒子
中國的飲食文化,不僅博大精深,每道菜,每樣飯,在烹飪的過程中都有很專業的特定用語。
比如,中國還沒有味精的時候,廚師為了給炒菜提味提鮮,他們用老鴨,老母雞和豬蹄熬制高湯。廚師管這種高湯叫“調湯”。還有,烙和貼的概念。兩面嘎嘎的叫烙,一面嘎嘎的叫貼。
做鍋貼,烙菜盒子是中國老百姓最普通的,也是經常吃的餡類主食,做鍋貼,烙菜盒子的面皮有多種多樣,餡的種類就更多了。凡是可以做餡的,中國人用舌尖都嘗過。至于面皮,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特色,張北有莜麥面餃子和菜盒子,西藏青海有青稞面的餃子,紅樓夢里有豆皮包子,河北遷安有雜面的菜盒子。不論是哪種面的包子餃子盒子,那里面包的都是中國的飲食文化。
遷安的雜面煎餅盒子就很有地方特色,我聽大槐樹農家院的老板介紹,磨五十斤雜面,用三十斤小米,十五斤玉米和五斤黃豆。用這種面烙出的煎餅盒子,皮是土褐顏色的,吃起來雜面味,增加食欲。
去年春天,遷安消防支隊郭隊長請我來遷安做客,中午他帶我們去大槐樹農家院吃飯,農家院老板特意為我們準備了一桌他的拿手飯菜。其中有吉利飄香,豆干和石磨豆腐。當然還有很多我叫不上名的土菜。我每樣品嘗后,感覺別具風味各有特色。
我們在喝酒的時候,一道道土菜土飯陸陸續續端上來,老板叫我們挨個品嘗,當服務員端上用蘭花瓷盤碼放的一沓小圓餅,又端上來一碗香蔥拌豆腐,老板趕緊張羅,叫我們品嘗雜面煎餅盒子。他說,這是農家院的一大特色美食,叫煎餅盒子。然后他教給我們怎么吃,先把攤好的小餅放在左手上,然后舀幾勺香蔥拌小蔥,卷起來,咬著吃。我按照他的教的方法卷起來,咬一口,在嘴里慢慢品嘗。品嘗之后,我感覺,面皮有一股雜面的味道,同時還夾雜著豆味和小米的香味。香蔥的微辣,豆腐的甘甜,小米面豆面玉面的味道混在一起,咀嚼起來有一種素齋的味道和感覺。
老板說,這種吃法符合中國的飲食習慣,這種吃法也符合飲食科學規范。蔥拌豆腐是理想的搭配,蔥和煎餅是從山東借鑒來的美好姻緣。有了這兩樣的科學搭配,加上豆腐西施的調和,使古老傳統的煎餅盒子,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內涵。
聽了老板的介紹,我想,中國的十大菜系和各種主食飯譜,能進入菜系和飯譜的,其實是有限的,沒有進入菜系和飯譜的,還有很多。
我認為,真正的飲食文化不是宮廷的盛宴,而是從樸素的民間煙火里飄出來的原汁原味的飯菜香。
其實,品嘗了大槐樹農家院的土菜土飯后,我感覺,他的每道菜每樣飯都包含著這個理念。他的煎餅盒子里卷的就是中國的民間文化。
二、白薯面餃子
白薯面屬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進入八十年代后,白薯面就被人們淡出了餐桌。一晃,白薯面離開餐桌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沒想到,今天,白薯面又以嶄新的面目登上了餐桌,一亮相就成為餐桌上的時尚美食。
說起白薯面,我今天回味起來,還覺得胃里反酸水。因為我小時候竟吃白薯面了。上個世界六七年代吃的白薯面,是又黑、又苦、還牙磣。但是,盡管如此,那年代誰家要是天天能有白薯面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當然,這已經成為了歷史的話題。如今的白薯面可不是南非的丑小鴨,她搖身一變成為最美的黑珍珠或是黑玫瑰了。用白薯面做出的飯花樣很多,有白薯面卷子,白薯面豆包,白薯面餃子,白薯面咯豆湯等等。前天我去遷安游玩,在遷安旅游區一家農家小院就享用了一桌地地道道農家土菜土飯。
遷安農家樂的每道土菜土飯都很有特色,因為每道土菜土飯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科學搭配調制烹飪出來的。他的土菜我不說,就說他的白薯面餃子,就是一絕。
中國是飲食大國,中國的餃子是五花八門,各種餡的餃子數不勝數。餃子皮有白面的,有莜面的,有玉米面的還有白薯面的。我吃過的只有這幾種。至于還有什么面的餃子,我沒品嘗過。
農家樂的泡面餃子很有特色的。泡面餃子,不僅個大,而且餡也大。一個餃子比我們平時吃的餃子大兩倍。就像我們家里烙的大菜盒子。俗話說,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吃的是餡。而農家樂的白薯面餃子,主要在皮上。他的白薯面不是平常吃的白薯面,更不是我小時候吃的白薯面。
我聽老板介紹,他的泡面是白薯面經過深加工的。先將白瓤白薯的兩頭切去,把疤痕的地方消掉,然后切成三厘米厚的片,浸泡在水池中,泡上兩天。老板說,目的是排酸和排糖。泡兩天后,再撈出晾曬。晾干后磨成面,就成了精制的泡面了。遷安人管這種白薯面叫“泡面”。
農家樂的泡面餃子,餡的種類很多,有韭菜雞蛋的,有小白菜五花肉的,有干白菜餡的,有蘿卜粉餡的,有茴香肉的等等。
遷安農家樂的泡面餃子,皮有點發褐色,吃起來筋斗,有咬緊,口感不發粘,沒有一點甜味,感覺不像白薯面。這就是遷安“泡面”餃子的特殊風味。
我在農家樂吃的是土豆餡的泡面餃子,土豆加上韭菜和五花肉,攉出來的餡清香滑潤,口感綿軟細膩清香爽口。
品嘗到泡面餃子后,就能感覺體會到遷安獨特的飲食文化的味道。
遷安是中國最有名的板栗之鄉,它不僅盛產板栗,它的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和白薯。
遷安盛產白薯,每年到了秋后,山坡上,梯田上,路兩邊,房前屋后,到處爬滿了白薯秧子。到了刨白薯的時候,家家都要加工泡面,漏粉,做粉坨。所以,在遷安吃泡面飯,是很普通的,也是經常吃的。
泡面的吃法還很多,據說,遷安的老百姓就可以做很多種美味佳肴。盡管泡面加工的食品很多,我吃過的泡面食品只有泡面餃子。
從遷安回來后,我一直在回味泡面餃子的味道。在回味泡面餃子味道的同時,我還體會到了遷安人淳樸、實在和燕山深處隱藏的風土人情,以及在大山深處蘊藏著的滄桑厚重的地域文化。
三、白羊峪農家院酸菜豆腐
遷安白羊峪農家院在當地最有名。農家院所有的土菜土飯都是經過老板改良搭配,使遷安古老傳統的農家飯菜變得更科學、更營養、更調動人的胃覺。
老板經常對廚師說:“做自己經常做的飯菜,做自己經常吃的飯菜,做自己吃夠了的飯菜,就是招待城里游客最好的飯菜。
老板認為,吃慣了大魚大肉和各種炒菜的城里人,來到山村農舍品嘗的就是原生態、原汁原味的土菜土飯。他強調,叫城里人吃“食材本味”,就是說,吃魚,就是魚味,吃肉,就是肉味,不加任何調料。
我在遷安品嘗了一桌豐盛地道的農家飯菜之后,我感覺,遷安這個只有六十七萬多人的縣級市,它的飲食文化,不僅有獨特地方風味,而且還有豐厚的地域飲食文化內涵。白羊峪農家院的每一道土菜土飯,都是遷安人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反復摸索、實踐、品嘗、咀嚼后才形成的遷安地方特色和獨特的味道。
其實,遷安還有很多沒被發現的特色飲食。這次我在白羊峪農家院吃的酸菜豆腐,大紅蘿卜丁炒小米飯,就是遷安的一道很有特色的土菜土飯。
今年六月末,我和幾個朋友去了一次遷安白羊峪旅游,遷安朋友邀請來著名山水畫家關真全和北京畫家方染之女士陪我喝酒。農家院的老板特意為我們準備了一桌,遷安特色的土菜土飯。其中,酸菜豆腐,大紅蘿卜炒小米飯就非常有特色。
北京畫家方染之給每人盛了一碗,我品嘗一口酸菜豆腐,感覺是酸甜的味道,我就著辣椒和大蒜,再拌上大紅蘿卜炒小米飯品嘗。大蒜和辣椒一下就提升了酸菜豆腐的口感和品位。
我問老板,酸菜豆腐是怎么做的。老板詳細的告訴我,用自己磨的豆漿,把酸菜切成細絲,在大鍋里把酸菜炒熟后,放在盆里,然后把磨好的生豆漿倒進盆里,在大鍋里蒸上十分鐘,豆腐熟了,就可以吃了。他還說,做酸菜豆腐不用點鹵水,因為酸菜就能起到鹵水的作用。
我就著酸菜豆腐,老黃瓜溜肉片,青柿子炒五花肉,攤柴雞蛋,干豆腐干,大鍋燉魚和許多我叫不上名的土菜喝酒,確實感覺胃里很舒服,吃的也很滋潤。
從遷安回來,第二天早上去市場,我買了一袋東北酸菜,從豆制品攤點買了一塑料袋原汁豆漿。到家后,我把酸菜切成細絲,用蒜末熗鍋,把酸菜炒熟,盛在一個盆里,然后把豆漿倒進去,放在鍋里蒸上十分鐘。
在蒸酸菜豆腐的時候,我搗了點蒜泥,舀出點韭菜花,把鹵蝦油,辣椒油都擺在桌上,酸菜豆腐熟了后,我趁熱盛了一小碗,然后,把蒜末、辣椒油、韭菜花、鹵蝦油,放進酸菜豆腐里調拌。我先品嘗了一小口。哇,那味道,那感覺,真是遷安酸菜豆腐味道。唯一不足的就是沒有紅蘿卜炒小米飯。
中午,我就酸菜豆腐喝酒,抓了幾個核桃,切了幾片牛肉,洗了一把水靈靈的小蘿卜菜,一瓶牛欄山,沒留神就喝進了多半瓶,但我沒有一點醉的感覺。我分析原因,好像是酸菜豆腐解的酒。
四、白薯面咯豆湯
遷安沙河驛農家院有我小的時候經常吃的一道家常飯,白薯面咯豆湯。每次去遷安路過沙河驛,就到農家院品嘗農家土飯菜,喝完酒最后,總要一碗白薯面的咯豆湯。朋友們不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吃白薯面咯豆湯的原因,我把擦咯豆湯叫懷舊飯。每次吃咯豆湯,我都會有些許的感慨、懊悔、自責和不能醫治的疼痛。
吃到咯豆湯,仿佛使我又回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饑饉的歲月和用咯豆湯抵擋饑餓的日子。
咯豆湯是用白薯面做的,先用熱水把白薯面燙好,和好面。用擦湯的箅子放在大鍋沿上,抓一塊燙好的面放在箅子上,用手掌往下一壓,半寸長一厘米粗的白薯面咯豆就落在了滾開的水里。
擦湯的箅子是用四根木棍做的,兩根長的搭在鍋沿上,中間的兩根短,中間是一個四方的兜,兜底是用白花鐵釘的。在白花鐵上壓出若干個一厘米大窟窿眼。上面做一個四方或圓形的楔子,把燙好的白薯面放到窟窿里,把楔子往窟窿里一放,用力一壓,那一節節一厘米粗半寸長非常均勻的咯豆就掉進下面翻開的鍋里了。等白薯面咯豆漂上來,咯豆就熟了,然后用笊籬撈出來,放在涼水里一過水,盛在碗里,再舀上幾勺鹵,舀點搗好的蒜泥,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咯豆湯筋筋斗斗,白薯面略有點發甜,加上蒜味和雞蛋木耳肉末蒜薹打的鹵,吃起來光滑順口五味俱全,吃完后感覺胃里十分舒服。
沙河驛農家院的咯豆湯,在白薯面里添加了其他的面粉,打的鹵也有多種多樣,有雞蛋肉末韭菜、蒜薹木耳香菇等等等等。就這種鹵,不用攉湯吃,就是用鹵就飯,也是不錯的上等菜。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家幾乎是隔叁差五就做一次,不過那時的鹵是很簡單的。那時糧店供應的糧食,大部分是粗糧,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細糧。粗糧有秫米,大麥米,小米,玉米面,生白薯和白薯面。那時的白薯面很不好吃,有的發苦還牙磣。做白薯面餑餑,吃了就燒心。每月到賣糧食的時候,家里就剩下幾瓢白薯面了。為了活著為了堵住漏風的日子,母親用水燙幾碗白薯面,擦點咯豆湯,再用一把韭菜一塊咸菜兩個雞蛋瀉點淀粉打一盆鹵,等我們姐弟五個中午放學回家,一進門,見桌上放著兩個粗瓷紅盆,大一點的盆里是用涼水泡著的白薯面咯豆湯,小的盆里是韭菜咸菜雞蛋打的鹵。我們姐弟五個像饑餓的小狼,見到了食物,你一碗我一碗,一盆咯豆湯一會就剩下了兩個空盆。等母親進屋吃飯時,什么也沒有了。但母親什么表情也沒有,她見我們個個都吃飽了,背著書包上學了,她靠在門口挨個囑咐我們好好學習,別淘氣。等到晚上我們放學回家,母親已經把做好的白薯面窩頭和稀粥放在大鍋里焐著。我們吃的時候還熱乎,這時母親早已上班去了。
那年代,我家幾乎是月月這樣的,母親經常是餓著肚子上班,后來我聽鄰居的嬸子大媽們說,我母親在上班的路上,有時餓的眼花迷昏了就蹲在地上一會再走。從此,母親落下了肝炎和貧血。后來,日子好過了,我們都有了工作,母親退了休,她又開始給我姐妹弟看孩子,等孩子上學了,她真的老了。當年落下的病根又犯了。最后,去世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年饑餓落下的病根引發的。
如今,每次吃到白薯面的咯豆湯,我心里總有一種疼痛感和自責感,我總在想,為什么當年我們姐弟五個誰也不知道少吃一口咯豆湯,給母親留一點。現在想起來,意識到了,后悔也晚了。因為母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今天再說這些,我們只會更加疼痛更加懊悔。
沒有想到,一碗咯豆湯對我會產生這么大感慨。當我每次端著碗吃到一半時,我就不打算再吃了,我真想將這半碗咯豆湯留給母親。叫她在另一個世界里慢慢享用。我這種想法,也不知在天堂的母親有沒有感覺。
五、遷安爛菜飯
遷安也有一道特色土菜,叫爛菜炒豆腐。他們把晾干的芥菜纓泡好后切碎和豆腐炒在一起,就像雞刨豆腐的形狀一樣。吃起來,干菜的味道和山村石磨磨出的豆腐攪拌一起,確實有獨特的味道。
吃了遷安的爛菜豆腐后,我突然想起了市里農家新村的干菜炒豆腐渣。過去喂豬的豆腐渣和晾干的菠菜炒在一起,不僅好吃,而且成了飯店一道特色土菜。他們把晾干的菠菜泡好后,切碎和豆腐渣攪拌在一起,用豬油和鮮紅的小辣椒一炒,再拌點蒜末,吃起來口感很好。一盤炒豆腐渣,你一筷他一勺,一會就吃光了。
有一年在灤南縣一家有名的飯店也吃過這道土菜,不過,他們用的干菜不是干白菜也不是干菠菜,而是芥菜纓。晾干的芥菜纓發起來的味道和干菠菜的味道有很大區別。芥菜纓吃起來口感細膩柔嫩。而干菠菜吃起來有點發澀。我覺得干菠菜和懶豆腐燉在一起更好吃些。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我覺得,當一個人餓了的時候,吃什么都香,都好吃。當天天被魚肉喂著,頓頓被白酒啤酒紅酒灌溉著,就是吃什么都不香了,喝什么都不順口了。只有偶爾吃點特色土菜,調解一下胃口,感覺還新鮮點。
我的鄰居有一家做豆腐腦,每天磨出豆漿后,要出十幾斤豆腐渣。磨出的豆腐渣賣給附近一家養豬廠。最近聽說豬肉漲價了,養豬的把豬都賣了。鄰居家磨出的豆腐渣就沒人要了。于是,成桶的豆腐渣只好倒在垃圾池了。看到垃圾池里那一桶桶被倒掉的豆腐渣,我突然想起童年挨餓的事情。
那個年代,每到月底,父親還差幾天開支的時候,家里的糧食就剩不多了,母親有時用榆樹葉做點飯疙瘩,用野菜做菜娘子,用草籽摻一把玉米面或者白薯面貼鍋餅子,就用這些抵擋那幾年漏風的日子。盡管頓頓吃這些東西,還是不能填飽我們空間很大的肚子。那時候,我時常想,要是天上的月亮再離我們近點,我們真想把它摘下來當烙餅吃了。
那個年代,能吃的都塞進了人們嘴里,不能吃的想著法也往嘴里塞,盡管這樣,還是填不滿饑餓的歲月和我們張大的胃口。
五八年母親到工廠上班后,雖說家里增加了一些收入,但那點工資也買不了多少糧食。我記得越到月底的時候,我們的胃口越大。而缸里的糧食也舀的見底最快。
有一年放寒假,冬天特別冷,地都凍裂了。我們在屋里暖冬,每天寫完作業就等著吃飯。上午十點吃了早飯,下午四點再吃晚飯,一天就吃兩頓飯。我們餓的打不起精神,真覺得眼睛發藍冒金星。
有一天母親下班回來帶來一飯盒豆腐渣,我們都餓的等不及了,問母親晚上吃什么。母親說,晚上給你們做點好吃的。
弟弟妹妹在炕上躺著等著晚飯,我幫母親燒火。母親從屋檐下的線條上摘下幾棵秋天晾曬的癟白菜,用熱水泡了一會,洗凈后切碎了,然后在大鍋里放上一勺乳白色的豬油,等油熱后,母親又扔鍋里幾個小紅辣椒,炸出辣椒的香味后,母親先把干菜倒進大鍋里翻炒,炒了一會后,母親才把包里的飯盒拿出來,打開飯盒蓋,把一飯盒豆腐渣倒進大鍋里。炒了一會后,母親又舀了兩瓢水,豆腐渣燉干白菜在鍋里咕嘟咕嘟開了好長時間,等水少了,菜快爛了,母親又在鍋里亂了一碗玉米面,等豆腐渣干菜成了粥狀,母親叫我別燒火了。我撤出火后,但大鍋里的豆腐渣燉干菜還在慢慢地咕嘟著。
母親把豆腐渣燉干菜掏進粗瓷盆里,端在飯桌上??簧咸芍牡艿苊妹迷缇退?。母親讓我叫醒他們吃飯,弟弟妹妹一聽吃飯,一骨碌就爬起來,揉著眼睛就坐到了桌前。母親給我們每人盛了一碗糨糊糊的豆腐渣燉干白菜,我們吃一碗再乘一碗。個個吃得小肚子鼓鼓的,直打飽嗝。母親在一旁看我們吃飯時的表情說不出是幸福是高興還是無奈。但母親的表情還是顯得很平靜。
當我們吃飽了,一抹嘴都離開飯桌時,母親才把盆里剩下的豆腐渣燉干菜咔哧咔哧盛在碗里,然后自己端在外屋吃去了。
我不知道母親碗里那點豆腐渣燉干菜是否夠吃,也沒有問母親那一飯盒豆腐渣是怎么弄來的。
后來,當我們都長大了,有一天我突然問起母親當年豆腐渣的事情。母親說,那是她下班后幫著食堂卸了幾車白菜,食堂的管理員才給了一飯盒豆腐渣。
今天,回想起豆腐渣燉干菜事,我仍然覺得那頓豆腐渣燉干菜,是我今生吃的最飽的一頓飯,也是最香的一頓飯。
然而,我卻不知道,在豆腐渣里浸泡著母親多少的汗水和淚水呀。
六、秫米飯老豆腐
我下鄉時候,趕上農忙活累了,伙房就做秫米飯老豆腐。據說這道飯營養價值高經餓。秫米不好消化,老豆腐蛋白質高,是干體力活最好的飯菜。
回城后,一天三頓是細糧,粗糧離我們的飯桌越來越遠了。據說由于高粱產量低,連農民也不種高粱了,因此,吃秫米干飯的機會就更少了。
隨著糧食價格的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醫學專家們的宣傳,粗糧又回到了我們的飯桌上,而且成了飯桌上的時尚主食。
現在市場上的粗糧價格比細糧還貴。過去拿糧本買一斤秫米一毛錢,現在市場上每斤秫米三塊多。甚至還有上漲的趨勢。如今市場上的優質大米也漲到兩塊多一斤了,秫米的價格也在漲。
糧食價格的上升,使得一些粗糧身價倍增。一些掛著粗糧招牌的飯店,引來高朋滿座,吃者如云。飯店門前高檔的豪華汽車,象召開高級會議,去晚了不但找不到車位,而且只能將車停在路邊。有時造成交通堵塞,有人說,這都是粗糧惑的禍。盡管粗糧飯花樣齊全,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秫米飯老豆腐。因為它不僅好吃,而且有一種特殊的懷舊感。
秫米飯是雪白的大高粱碾成的,老豆腐是用豆腐腦蒸老了做成的。吃老豆腐,一是,吃的老豆腐的那種筋斗勁;二是,吃的鹵,鹵是用紅咸菜丁做成的。小料有韭菜花,蒜末,鹵蝦油,辣椒油。我每次吃,總感覺鹵打的不好,不如我做的正宗。我的做法是;將紅咸菜洗凈,用熱水泡軟,切成小?。挥冒虢镓i肉餡在鍋里炒熟,放入咸菜丁,煸炒;再放入木耳,雞蛋。這樣不但顏色好看,而且吃起來特別香。這種鹵也特別受歡迎。
每當我情緒好的時候,就給家人做一道新鮮飯菜,給家里的日子增加溫暖,給平淡的生活增添點特殊味道。秫米飯老豆腐就經常給我的家人帶來溫暖的幸福。
有時,我還用這道飯招待朋友,朋友們吃完這頓后,臨走總要留下一句:“啥時候再請我們吃,可不要時間太長了?!蔽掖饝骸靶?,你們什么時候想吃,提前打招呼,我好有準備。要么佐料不全,不好吃?!?br />
七、酸菜燉凍豆腐
遷安農村有一道土菜,叫酸菜粉燉凍豆腐。吃起來很有地方特色,口感清淡,菜的搭配也很新鮮。
酸菜細粉喜歡和油膩肉搭配,凍豆腐放什么菜里就是什么味。但是,酸菜細粉凍豆腐配在一起,不放一點葷的,就顯得太素了。我不能說這種搭配不講究,因為遷西人幾輩子都這么吃。
其實,酸菜粉燉凍豆腐不加肉確實不好吃。我認為,葷菜就葷點,素菜就使勁素。如果我用酸菜細粉凍豆腐做菜,起碼也得放半斤肉,或者一碗花椒肉。
我喜歡用海米白菜燉凍豆腐,這道菜燉出來,湯汁乳白,味道鮮美,吃飯喝酒都很適應。
去年冬天,我買了幾斤豆腐,沒空吃就凍在冰箱里。有一天,我沒去市場買菜,打開冰箱,發現有幾塊凍豆腐,我拿出兩塊用水泡上,拔出冰。
泡好的凍豆腐,就像海綿或者蜂巢一樣都是眼。我擠出水分,切成小塊。我又切了半棵白菜,把白菜切成圓塊,又切了點姜蒜蔥,從冰箱里拿出點海米,在勺里放上油,把海米、蔥、姜、蒜末同時放進去,叫它們同時加熱,等炸出蔥姜蒜味和海米的鮮味后,多放水,然后先把凍豆腐放進去,用中火慢慢燉。等凍豆腐入味后,把切成圓塊的白菜放進勺里一起燉,等白菜熟了,湯汁少了,適當放點鹽味精,就可以出勺了。
這道菜的特點,白菜爛糊,凍豆腐筋道斗爽口,湯汁乳白鮮美。如果再點綴幾葉香菜,就更有特色了。
2019--7--13 - 擴展閱讀1:廈門哪里可以露營燒烤
- 廈門可以露營燒烤的地方有:一、翔安榮杰園,二、阿忠農家樂,三、宵幫美食休閑山莊,四、悅神農莊,五、石泉山莊等。其中石泉山莊不但可以自助燒烤,還可以租地種菜,游客還能釣魚自己下廚。廈門可以露營燒烤的地方一、翔安榮杰園榮杰園是國內首創一年四季開放采摘,以高優臺灣水果為主題的休閑觀光農業園,...
- 擴展閱讀2:湖南有哪些好吃的土特產值得品嘗?
- 湖南省是中國中南部的一個省份,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湖南菜,又稱湘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酸辣著稱,風味獨特。除了湘菜之外,湖南還有許多土特產值得品嘗。辣椒醬:湖南人喜歡吃辣,當地的辣椒醬種類繁多,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剁椒。剁椒是用紅辣椒剁碎后發酵制成的,既可以作為...
- 擴展閱讀3:湖南哪種土特產最好吃
- 以下是一些湖南的土特產:1.臘肉:湖南臘肉是湖南著名的傳統名產之一,以其獨特的口感和濃郁的香味而聞名。湖南臘肉制作工藝獨特,經過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口感鮮美,肉質細嫩,是湖南人最愛的土特產之一。2.剁椒:湖南剁椒是湖南傳統的辣椒制品之一,以其香辣鮮美而聞名。湖南剁椒制作工藝獨特,選擇新鮮的...
- 擴展閱讀4:去北京有什么紀念品可以帶回來,北京值得帶的特產有哪些
- 73+店宮御坊旗艦店>>宮御坊食品品牌旗艦店>>¥59.8全聚德北京烤鴨特產匠品800烤鴨禮盒熟食¥128月銷:4+店全聚德旗艦店>>全聚德旗艦店正宗全聚德烤鴨禮盒老字號北京特產北京烤鴨正宗¥128月銷:92+店全聚德旗艦店>>>02北京酥糖北京酥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糖皮薄酥脆、糖餡層次清晰,吃起來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膩...
- 擴展閱讀5:適合送人的北京特產,北京有什么特產值得帶回去送人的 北京的特產都有什么
- 1、北京有什么特產值得帶回去送人的 北京的特產都有什么北京可以帶回去特產有以下幾種:1、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最正宗的北京烤鴨可以在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店吃到。顏色為紅色,皮薄而脆,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將烤鴨切片,蘸上甜面醬和蔥絲,然后用面餅包起來吃。味道真的很棒。2、驢打滾。驢打滾是...
- 擴展閱讀6:怎樣選購西寧特產西寧特產在哪買
- 在西寧尋找特色特產,以下幾個地方不容錯過。莫家街市場,以民族特色小商品和特產為主,位于城中區莫家街,是購買特產的好去處。西寧批發市場和國貿商城則提供綜合性的特產供應,也是游客選購的好選擇。水井巷市場同樣以民族特色商品聞名,位于城中區水井巷,是小吃愛好者的天堂。紡織品大樓則位于西關大街...
- 擴展閱讀7:西寧特產在哪里買最好
- 西寧的特產批發市場遍布多個區域,城中區、城西區和城東區均設有此類市場。城中區的水井巷市場以其民族特色小商品和特產而聞名。莫家街市場同樣以經營這類商品著稱。在城西區,西寧批發市場和國貿商城是兩個主要的特產批發集散地。城東區則有西寧批發市場和國貿商城等綜合性批發市場,它們同樣吸引了眾多...
- 擴展閱讀8:在青海湖旅行,周邊有哪些值得去打卡的特產店?
- 這家特產店位于青海湖景區內,主要售賣青海湖周邊的特產,如青稞酒、牦牛肉干、藏紅花、冬蟲夏草等。這里的商品都是當地特色,可以作為紀念品或者禮物帶給親朋好友。青海湖土特產市場(西寧市湟中區)這個市場位于西寧市湟中區,距離青海湖較近,是當地居民購買土特產的主要場所。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各種青海...
- 擴展閱讀9:適合送人的濰坊特產濰坊土特產送人的有啥
- 1. 濰坊,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工藝而著稱。其中,濰坊風箏和木版年畫尤為知名,被譽為“世界風箏都”。2. 當考慮到送禮的選擇時,濰坊的特產無疑是表達心意的佳作。您可以考慮挑選濰坊風箏、撲灰年畫、高密剪紙、嵌銀紅木筷子、布老虎、聶家莊泥玩具等精致的工藝品。3. ...
- 擴展閱讀10:濰坊有哪些特產 山東濰坊特產
- 高密剪紙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工藝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高密剪紙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象征性強,造型樸實夸張,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其包括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