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雖說這紅燒肉的用料相當簡單,整個制作工序卻有些復雜,而且比較浪費時間,但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若沒有這么多時間耗下去,這蘇式紅燒肉的味道可不正宗!小標題上的這些數字,也正代表了各個烹制過程所花的時間,加在一起竟有兩個多小時呢。 制作材料(11張) 料酒浸——15分鐘 將五花肉洗凈后,切成兩塊 牌大小的正方形,注意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了易縮易碎,但也不能太大,太大了不易煮酥,吃起來也不方便。切完后,放置于砂鍋內,加入半杯料酒,并用冷水浸沒,這樣可以浸去毛細血管中的血水,料酒則易于肉纖維吸收,去除腥味,一般浸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大火煮——30分鐘 將浸完的五花肉略微沖洗一下后,便要用大火煮。這時非常講究水的放入量,要一次放好,不要燒干了,再加水,就算萬一真的要加水,記得要加開水。一般而言,以水浸沒肉,并高起兩寸以上為宜。 鍋中加了水,就點火,火要開到最大,同時放入山楂干,可以起到讓肉質膨松的作用,更容易燒酥。若沒有山楂干,放半勺醋也可。大約五六分鐘后,水就開了,繼續煮上五六分鐘,隨著肉塊的翻滾,水面上會浮起一層黑紅色的雜質。這層雜質是燒熟的血水,要用湯勺小心地去掉,砂鍋邊上粘著的雜質,也要去除干凈。 小火燉——60分鐘 用大火滾煮約半小時之后,可以改用小火燉,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為準,燉的時間較長,至少要一個小時,目的是為了讓肉質酥嫩。紅燒肉之所以好吃,要的也就是這個慢功夫。 鐵鍋收汁——30分鐘 當肉燒得用筷子輕戳可陷入時,換到鐵炒鍋里燒,注意這時肉質已非常酥嫩,要輕拿輕放,然后要放入醬油。這放醬油也頗有學問,一般醬油分為老抽和生抽,老抽其實是放了焦糖的,色深容易上色,適合用來燒紅燒肉,而生抽則是色淡味咸,不能用。 上色時的火要比剛才燉的時候大一點,但也不能開得太大,因為這時肉已經很酥爛了,火一大肉容易煮碎。這樣開著鍋蓋煮上半個小時之后,放入冰糖,湯水就會慢慢地厚起來,這一過程叫做“收汁”。“收汁”的時候可以輕輕地翻動肉塊,這樣著色較均勻。再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兒,等到湯水變得更加稠厚,有油亮泛起來時,這道經典的紅燒肉也就燒好了。 蘇式紅燒肉,當然源自蘇州;蘇州人燒菜,“做人家”佐料,著色并不厲害,但“濃油赤醬”四個字,是一定要用來形容蘇式紅燒肉的。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咸,這就是蘇式紅燒肉的特色。 肉要五花肉,蘇州人叫做“肋條肉”,肉要洗凈,切成 牌大小正方形的塊,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易縮易碎,沒有賣相了。切完后,用冷水浸沒,水中放半杯料酒。放在水中浸,可以浸去毛細血管中的血水;水中加酒易于肉纖維吸收,去除肉腥。肉不宜多浸,多浸則鮮味盡失,一般浸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紅燒肉一菜,水最講究。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燒干了,萬一真的要加水,切記要加開水。找一個大鍋,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要浸沒肉,并高起兩寸以上,點火,火要開到最大,水中再放料酒,并且放半調羹醋。放醋可以讓肉質膨松,更容易燒酥。 大約五六分鐘后,水就開了,繼續煮上五六分鐘,隨著肉塊的翻滾,水面上會浮起一層黑紅色的雜質,這層雜質是燒熟的血水,把這些雜質去掉。 用大火滾煮半小時左右,可以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為準,叫做“焐”。焐呢,要焐至少一個小時,焐得時間越長,越好吃。紅燒肉,切忌旺火急燒,要的,就是這個慢功夫。 肉要燒得用筷輕戳可通,然后換到鐵炒鍋里,開著蓋子燒。這時,要放醬油了,醬油放得太早,肉沾到鹽份便燒不酥,放得太晚,只有外層的肉被染上色,不能入味。火呢,要比剛才“焐”的時候大一點,但也不用開得極大,因為現在肉已爛了,火開得太大,會把肉煮碎。 這樣,再煮上半個小時,鍋里的水就差不多了,此時,我們要放糖了。糖,要敢放,要舍得放。糖的數量,大約一斤肉一兩糖,糖最好用冰糖,冰糖甜度高,味純,透明度也高,乃是燒這道菜的關鍵。 放糖的時候,火要開大,放入糖后,湯水會慢慢地厚起來,可以輕輕地翻動肉塊,如果怕自己水平不行,擔心把肉塊翻破的壞,可以用勺子將湯水陷起,再澆下去。糖放入后,湯水很快就可以收干,等到湯水變得更加稠,有油亮泛起來,這道菜就燒好了,湯不用燒得太干,紅燒肉湯拌飯,乃是天下極品。 這便是正宗的蘇式紅燒肉,除酒、醋、醬油和糖之外,全無其它調料佐料,是謂原汁原味。 正宗 紅燒肉的做法 肉要五花肉。兩斤至三斤為佳。 洗凈,切塊,肉不要切得太小.切完后,冷水浸沒,放半杯料酒。浸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這樣可以去血水和腥氣) 水要一次放好,不要燒干了,我們要找一個大鍋,把肉再洗一遍后放入,水沒肉,高起兩寸以上。 點大火,水中放料酒,放醋(自己隨便放啊,我放的多點,這樣肉爛的快)。 水開后,撇去浮沫。 大火煮半小時左右,改用小火,火的大小以水面不沸為準,小火焐1.5——2小時,直到肉可用筷子戳透,輕輕戳。(這時候肉的樣子象水晶樣,很好看的,特別肉皮,看著很漂亮,哈哈~~) 換到鐵炒鍋里,敞燒。放老抽,總之濃點的醬油,用比剛才小火略大的火,(這時候可以+菜,不+菜也好吃的,看自己口味了,我老公喜歡土豆,呵呵,若切的大,這時候放,若切的小,等10幾分鐘放。) 半小時后+糖,原來的作者是+的冰糖,我+的紅糖,大約2斤肉1-2兩糖,看自己口味了,原作者是蘇州人,所以+的多。 大火收水,收得差不多了的時候,起鍋,那叫一個舒服! 注意: 我以前做紅燒肉是先爆了肉,把肥油搞出來再燒,燒出來實在不敢恭維,現在做的肉啊,,誰都喜歡,而且只需要4個作料:醬油,料酒,醋,糖。我都是買最好的作料,因為自己笨,不知道什么好,所以以最貴的為準,哈哈~~請大家不要放其他香料了,放了味道就不醇厚了。:)切記切記。 毛氏紅燒肉的正宗做法 首先,“紅燒肉”的原料應是選用半瘦半肥的豬肉,切成勻稱的切狀,把五層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鍋放豆豉作料, 再用上等醬油加少量的糖燒制而成. 色澤呈金黃,因“毛氏紅燒肉”屬于特色湘菜,在燒制過程中加入了少許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帶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膩. 原料: 帶皮五花腩750克,豆豉10克,蔥頭10克,生姜10克,八角1個,桂皮2克、蒜子10克,整干辣椒10克,肉湯1000克,精鹽5克,味精1克,老抽2克,糖色3克,腐乳汁2克,冰糖、紹酒少許。 家常簡單制法: (1)五花腩加清水煮沸撈出,洗凈,濾干,改成五寸見方的大塊,與八角、桂皮、姜、冰糖一起放入碗中上籠蒸八成熟,改刀成5厘米見方的塊。 (2)將炒鍋置火上燒熱至六成熱時,將肉放入鍋內小火炸出香味成焦黃色時撈出控干油。 (3)鍋內燒油50克,分別下入豆豉、蔥頭、生姜、八角、桂皮、整干辣椒炒香,然后下入肉塊,加入肉湯,下精鹽,味精、糖色、老抽、腐乳汁用小火慢慢煨1個小時。 (4)至肉酥爛時,下蒜子稍煨,收汁撒少許蔥花即可出鍋。 1.五花肉500克 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 2.鍋中油溫偏低時,放大料(也就是八角)+桂皮炒出香味,之后大火放肉肉炒到肉肉變白后繼續炒2分鐘。 3.加老抽+鹽+糖(糖可提鮮,少量即可),炒5分鐘上色入味。 4.加開水(一定是開水!!!)稍漠過肉肉,放幾片姜片和棗(沒有可不放),小火燉40分鐘,水不夠時要加點。 5.40分鐘后開蓋,大火收湯,肉肉會裹上很好看的顏色! 技術要點: 1在油里面氽肉的火要小否則瘦肉會發硬。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后大的火候為宜。 3.盡量不放醬油,以糖色和老 編輯本段食品特點 色澤金黃,肥而不膩,入口酥軟即化。 復雜工序:15" 30" 60" 30" 營養價值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于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糖尿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每百克營養成分 能量489.175千卡 各式紅燒肉成品(20張) 維生素B6 0.02毫克 蛋白質76.86克 脂肪 482.5克 碳水化合物51.24克 葉酸1.32微克 膳食纖維 0.58克 膽固醇 854.7毫克 維生素A88.3微克 胡蘿卜素14.9微克 硫胺素 0.76毫克 核黃素0.49毫克 煙酸 20.19毫克 維生素C0.5毫克 維生素E2.46毫克 鈣 159.45毫克 磷 947.75毫克 鉀 1990.55毫克 鈉 6362.96毫克 碘 2.4微克 鎂 300.5毫克 鐵 16.95毫克 鋅 13.73毫克 硒 29.72微克 銅 0.52毫克 錳 1.71毫克 適宜人群 ⒈ 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食之過多,便使人攝入了過多熱量,多余的熱量轉化為脂肪 紅燒肉 在人體內儲存,就致人肥胖,肥胖則易發多種疾病;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脹腹瀉;對于脂肪及豬油,患高血壓或偏癱(中風)病者及腸胃虛寒、虛肥身體、痰濕盛、宿食不化者應慎食或少食之。 ⒉ 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干結,以及營養不良者食用; ⒊ 對濕熱偏重、痰濕偏盛、舌苔厚膩之人,忌食豬肉。 ⒋ 豬皮和豬蹄具有“和氣血、潤肌膚、可美容”的功效,愛美的女性可多食用豬皮和豬蹄。
麻煩采納,謝謝! - 觀點2: 菜譜二 原料:五花肉600克、八角2個、香菜1棵 輔料:紹興酒1瓶、醬油3大匙、冰糖1大匙 做法: 1、將五花肉切四方塊,先汆燙過,接著抹上醬油,再用熱油炸上色,撈出立刻用冷水沖涼。 2、肉塊排放在鍋內,加入八角及所有調味料燒開,改小火燒至肉塊熟爛,約1小時。 3、待湯汁收至稍干時撒上香菜末,即可關火夾出食用。 注意: 1、用酒代替水燒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質酥軟;炸過再燒的目的是徹底去除油膩。 2、五花肉的肉質瘦而不柴、肥而不膩,以肉層不脫落的部位為佳。 紅燒肉
- 觀點3: 首先 買好點的五花肉 洗凈后整塊放鍋里燜煮到7成熟 撈出切成顆狀【比 顆狀稍小一點】 鍋放植物油加熱8分 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爆炒 到水氣干后 放點干紅椒【把一個紅椒切成2節就行 不是辣椒粉哦】 感覺紅椒可以吃了 放鹽 味精適量 就一起起鍋待用 用先準備的醪糟釀【我們這叫甜酒釀】【或者白糖 不過效果不是很好】 放入鍋內 【分量要看肉的多少 不過 也不要太多】 加熱變有點紅色 【高溫喲】 放入開始炒好的五花肉 爆炒和勻 感覺肉成暗紅色 放少許水蓋鍋蓋燜煮 燉 然后起鍋 這樣 上好紅燒肉就成功了
- 觀點4: 紅燒肉的做法 材料: 帶皮五花肉500克、八角(大料)3枚、桂皮1塊、姜25克、香蔥20克、冰糖5粒、料酒1湯匙(15ml)、老抽(深色醬油)1湯匙、生抽(淺色醬油)1湯匙(15ml)、鹽少量。 1、將五花肉切成2厘米左右見方的塊。 2、涼水中加入適量的料酒,將切好的五花肉放入浸泡15分鐘。鍋中燒開適量清水,將浸泡好的五花肉放入開水中煮變色,撈出洗凈瀝干待用。 3、鍋燒熱,不放油,放入煮好的五花肉塊,翻炒至表面微微變色出油,將多余的油倒出,盛出五花肉待用。 4、鍋洗凈,放入1湯匙(15ml)的油,放入冰糖煮化,待冰糖液顏色變深時,倒入炒過的五花肉塊,翻炒均勻。 5、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炒勻。 6、加入開水,沒過紅燒肉,燒開,撇去浮沫。放入姜、蔥(挽成結)、八角(大料)、桂皮。 7、加蓋轉小火,保持水面微開,燉煮1小時左右,中間注意觀察,不要把水燒干了。 8、當肉燒軟,開蓋,加鹽調味,轉大火燒,當肉湯收濃變粘稠時即可。
- 觀點5: 外婆紅燒肉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家常菜譜 外婆紅燒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 五花肉1斤 調料: 油1大勺,生姜4片,小蔥一撮,料酒適量,老抽適量,糖3大勺,鹽1/2茶匙 教您外婆紅燒肉怎么做,如何做外婆紅燒肉才好吃 說起紅燒肉,不少食客無不垂涎欲滴,首先,選擇做紅燒肉的肉一定要五花肉,那種三層加肥加精肉的,還帶有肋骨,這種肉做出來的紅燒肉吃口肥嫩而不油 膩,肋骨旁邊的肉質又松嫩。 紅燒肉的燒法有很多,川味的、改良味的、還有就是江南人喜歡的俗稱外婆紅燒肉,做的時候口味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配,一般北方人燒紅燒肉喜 歡放一些辣椒和大料來一起燉,而江南人就喜好偏甜香的口味,那么在制作過程中就可以適當的加減佐料來調味。下面介紹的這款外婆紅燒肉就是偏江南口味 的,而且入口即化,非常好吃。 做法: 1、鍋里燒開水,加入1大勺料酒,五花肉在開水里面燙一下,肉沒有血色后就撈出備用。 2、起油鍋,中火5成熱,放入糖(紅糖和白糖均可),糖慢慢融化后放入五花肉翻炒片刻,然后放打結后的小蔥和姜片。看肉炒的有顏色后就放適量老抽和黃 酒繼續翻炒(黃酒可以是50ml~100ml)。 3、拿一個中型的煲,炒好的肉放入煲里,攪拌一下,看里面水分的多少,放入少量水,水是肉的2/3左右位置,大火燒開后小火慢慢燉,燉的時候用尖頭筷子 試試是不是酥了,酥后開大火,收干汁水,放入蔥花裝盤。 小帖士: 1、融化糖的時候不能性急,中火慢慢熬,不然容易焦底。 2、黃酒和清水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如果喜歡酒味一點的,黃酒可以多加些,水就少加些,最后水的位置看你使用的鍋的吃水程度,如果是那種無水鍋(例 如:雙立人鍋、菲仕樂鍋等)都可以不用加清水,慢慢燉,也不會燉干。
- 觀點6: 上海紅燒肉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家常菜譜 上海紅燒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 帶皮五花肉一斤,鵪鶉蛋三十個,冰糖兩大匙(約半兩),老姜一塊,八角兩玫,花椒一小匙,桂皮兩小塊,干辣椒四個,香蔥四,五棵,醬油半湯勺,料酒兩大匙,鹽適量。 教您上海紅燒肉怎么做,如何做上海紅燒肉才好吃 做法: 1、將鵪鶉蛋清凈后下冷水鍋中加蓋煮沸,關火后悶五分鐘以上。 2、五花肉放溫水鍋中用大火燒沸,改中火煮兩分鐘以去血沫。 3、五花肉撈出后切成約一厘米見方的塊(可依個人喜歡的大小切塊);鵪鶉蛋 取出后用涼水浸泡約五分鐘后去殼,用廚房用紙拭干水分;老姜拍破;香蔥切成兩段; 干切段。 4、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下鵪鶉蛋用中小火慢炸。 5、炸呈金黃色時撈出瀝干油分。 6、鍋中留約半湯勺油用微火燒至溫熱,下冰糖慢慢翻炒。 7、炒至鍋中煙霧繚繞糖呈焦黃色。 8、倒入五花肉后立即關火,快速翻動肉塊使之均勻地裹上糖色。 9、加約三斤湯或水(如果鍋小可以分成幾次加,但在中途加水時一定要是沸水 ),開大火燒沸后放入老姜、八角、花椒、桂皮、干辣椒、香蔥、醬油、料酒,加蓋后改小火慢燒。 10、燒半小時后下鵪鶉蛋、鹽,用大火燒沸后改小火慢燒約一小時。 11、當湯汁將干時改大火收汁。 12、收干湯汁后關火,撿去蔥、姜、八角、桂皮不要,將鵪鶉蛋擺放在盤子周圍,再把肉盛進盤中即成。 上海的紅燒肉口感比較甜 上海人做紅燒菜的特點: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 上海現有的紅燒肉做法有如下幾種: 本邦紅燒肉 第一步,豬五花肉切塊,鹽水焯 第二步,砂鍋蔥結、姜塊、八角、桂皮鋪底,放入豬肉,加紹酒、醬油,加水水至肉齊平,中火燒開。 第三步,改文火煨至湯近收干,入白糖,溶化后即可。 杭邦紅燒肉(東坡肉) 不焯水。用花雕酒,不用一滴水。其他同本邦紅燒肉做法。 蘇邦紅燒肉 第一步,鐵鍋內倒入少量油,蔥姜八角煸香,炒生肉。 第二步,潷去余油,加料酒,醬油、略微一點水,燜10分鐘 第三步,入糖起鍋 無錫紅燒肉 差不多就是一樓的那個做法,無錫特點是;炒焦糖色,就是那個起泡的那個步驟。 另有一種做法,不知道什么邦 第一步,大油鍋,過油,炸至金黃,瀝油。 第二步,肉與料酒、醬油、糖、少量水燒滾即可。 最后一種出菜速度很快,因此很多飯館用此法。
- 觀點7: 紅燒肉需要一些大肥肉或者五花肉,切成塊,放入點油,蔥姜蒜,炒一下,加點醬油,就好啦。
- 觀點8: 0.0 太簡單了吧 百度一搜就有了 直接搜索紅燒肉三個字
- 觀點9: 五花肉切大塊加入冰糖翻炒加入準備好的配料大火燉四十分鐘
- 擴展閱讀1:成都有什么好吃的土特產值得品嘗?
- 蜀繡:雖然不是食品,但作為成都的傳統手工藝品,蜀繡也是值得購買的特產。它以精美的工藝和豐富的圖案著稱,是送給親友的好禮物。竹筍:成都周邊的山區盛產竹筍,新鮮的竹筍清甜可口,是許多川菜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泡菜:四川的泡菜以其酸辣爽口而聞名,是家常便飯中常見的小菜,也是火鍋、串串等美食的...
- 擴展閱讀2:成都特產有哪些適合帶回去?
- 狗屎糖,超大包的口味多,價格算下來最劃算!牛肉絲 牛肉粒,一大包的肯定比小包劃算!但我還是會考慮小包裝的,有時候在車上,坐飛機時候都能過過嘴癮!個人經驗:特產到處都有賣,建議到故鄉味四川特產店購買什么特產都很齊全而且價格實惠,別在景區買(略貴)。
- 擴展閱讀3:成都有哪些本地特產值得購買?
- 四川辣椒醬:成都人喜歡吃辣,當地的辣椒醬種類繁多,口味獨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郫縣豆瓣醬,它是川菜的靈魂調料,用它烹飪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成都小吃:成都的小吃種類繁多,如龍抄手(抄手)、擔擔面、麻婆豆腐等,都深受游客喜愛。許多小吃店提供真空包裝的小吃,方便攜帶,可以作為伴手禮帶給親朋好友。
- 擴展閱讀4:成都必帶回的特產小吃成都有什么特產送人的
- 張飛牛肉:張飛牛肉是四川的傳統名產,以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而著稱。作為禮物,它既有地方特色,又適合各種人群食用。竹葉糕:竹葉糕是成都的傳統小吃之一,以其獨特的口感和清新的竹葉香而受到歡迎。這是一種適合作為手信的甜點。棒棒雞:棒棒雞,又稱口水雞,是四川的傳統名菜。它以雞肉鮮嫩、調料豐富...
- 擴展閱讀5:在成都旅行有哪些當地特產值得推薦?
- 川繡:川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風格著稱。川繡作品色彩鮮艷,圖案生動,常常以自然景觀、花鳥蟲魚和各種傳統吉祥圖案為主題。在成都,你可以購買到川繡的裝飾品、服飾或小物件,作為紀念品或禮物送給親朋好友。蜀繡鞋墊:蜀繡鞋墊是成都的傳統手工藝品,以其精美的刺繡和實用性受到...
- 擴展閱讀6:怎么使用電餅鐺制作烤肉?
- 準備材料:新鮮的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或雞肉)烤肉調料(如鹽、胡椒粉、大蒜粉、辣椒粉、孜然粉等)醬料(如燒烤醬、辣椒醬等,根據個人口味選擇)蔬菜(如洋蔥、青椒、蘑菇等,可選)鋁箔紙或烤盤紙(可選,用于隔離肉類和電餅鐺)肉類處理:將肉類切成適合電餅鐺大小的塊狀或條狀。用烤肉調料...
- 擴展閱讀7:合肥好吃好玩的特產
- 其他像是金絲棗、南美蜜橘、安吉白茶等也是不可錯過的好味道。第三段:景點篇合肥不光有美食,同時也有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合肥植物園是一個由合肥市政府主導建設的,占地面積3萬多畝的現代意義上的國家級園林。另外,還有風景如畫的四大名園(包括明孝陵、八里莊園、萬達茂等),更是讓人忌憚不已。...
- 擴展閱讀8:土豆燉肉燜飯怎么做土豆燉肉燜飯的烹飪方法
- 1、牛肉150克、土豆一個、紅皮洋蔥半個、胡蘿卜半根、鮮香菇3-4個、香蔥一根、香菜5根、大米一杯半(電飯鍋自帶)、蔥一根、姜粉一大勺、蒜末一大勺、料酒一大勺、一品鮮醬油2大勺、耗油一小勺、食用油一大勺、食鹽少許。2、步驟:將米洗凈放入電飯鍋中,倒入相對應的水,備用。牛肉、香菇、土豆、...
- 擴展閱讀9:肉炒菱角怎么炒菱角炒肉的做法
- 1、瘦肉切片,然后加入料酒、淀粉抓勻,腌制10分鐘;2、將菱角切成兩半,取出菱角肉,再切片;3、炒鍋里面倒入適量油,燒熱后,下入瘦肉片炒散,撈出;4、鍋中留底油,下入姜、蒜炒香,放入菱角一起炒,加入清水煮8分鐘,放入鹽、生抽、炒好的瘦肉片,炒勻;5、調入雞精、水淀粉,大火收汁即可。...
- 擴展閱讀10:電壓力鍋燉肉怎么操作電壓力鍋燉牛肉的方法
- 鍋里加涼水,水開后要撇浮沫直到沒有臟沫為止,將肉撈出。3、焯水后的牛肉,放入電壓力鍋內,加入小半碗水就可以,然后加調料。1勺老抽,2勺生抽,2勺醋,3勺黃酒,山楂5個,桂皮,香葉,花椒、大料適量放入調料盒,蔥一根切成段,姜切成片,冰糖,黑胡椒粉,鹽適量,攪拌一下。4、將胡蘿卜、...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