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米粉是指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壓條等工序制成的條狀、絲狀米制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經研磨制成的粉狀物料。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尤其南方消費者)的喜愛。
米粉品種眾多,可分為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濕米粉、干米粉等。它們的生產工藝大同小異,一般為:大米——淘洗——浸泡——磨漿——蒸粉——壓片(擠絲)——復蒸——冷卻——干燥——包裝——成品。
米線為昆明人最常見之小吃,其之制作,須選用優質大米,經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煮制等工序制成,狀若長線,潔白柔韌,吃法多樣。廣東稱之米粉,廣西稱之線粉、粉干,而尤以云南米線有名。
米線為一古老食物,古烹飪書《食次》之中,記米線為“粲”。《食次》一說即為《隋書》所記《食饌次第法》,南宋時散佚。“粲”本意為精米,引申義為“精制餐食”。《齊民要術》中謂“粲”之制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調至稀稠適中,灌入底部鉆孔之竹勺,粉漿流出為細線,再入鍋中,以膏油煮熟,即為米線。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制成精致食品,因尊稱米線為“粲”。又因其流出煮熟,亂如線麻,糾集纏繞,又稱“亂積”。
至宋代,米線又稱“米纜”,已可干制,潔白光亮,細如絲線,可饋贈他人。陳造《江湖長翁詩鈔•旅館三適》曰:“粉之且縷之,一縷百尺韁。勻細繭吐緒,潔潤鵝截肪。吳儂方法殊,楚產可倚墻。嗟此玉食品,納我蔬簌腸。七筋動輒空,滑膩仍甘芳。”時又有徐南卿《招飯》詩句“米纜絲作窩”,可見其時米線干品為鳥窩狀,與如今昆明所制干米線如出一轍。
明清之時,米線又稱作“米糷”。宋詡《宋氏養生部》曰:“米糷,音爛,謝疊山云:‘米線’。”其制法記有兩種。其一,“粳米甚潔,碓篩絕細粉,湯溲稍堅,置鍋中煮熟。雜生粉少許,搟使環節,折切細條,暴燥。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醬油、蔥調和。”其二,“粉中加米漿為糨,揉如索綠豆粉,入湯入釜中,取起。”
如今云南米線制作,仍有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后磨制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復雜,生產費時,然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制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其曬干后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香不及酸漿米線。
過 橋 米 線
過橋米線為云南名小吃,其食法甚為獨特。先燒制滾燙雞湯一碗,因其湯汁至濃,上罩浮油,可以保持較高的溫度,據稱可達170℃以上,再以生肉片、烏魚片、火腿片、腰肝片、玉蘭片等,放進沸湯內,待生菜變色,再加入腐皮、韭菜、辣椒、蔥頭等,最后放入米線拌食,或取米線,在湯中涮過再食用,其味鮮甜異常,別具風味。“過橋米線”滋味獨特,品格高雅,獨有風騷,在各類小吃中,獨占鰲頭。昆明有民謠曰:“桌上抬來湯一碗,一層雞油不冒煙。米線肉片燙得熟,過橋米線天下傳。”
過橋米線源于滇南蒙自,至今有200年歷史。蒙自有南湖,湖心有島,島上茂林修竹,有曲橋接岸。傳說當地有位舉人,立志于秋闈大考中獨占鰲頭,便至島上,發憤苦讀。為使其專心讀書,舉人之妻每天按時送飯。但路遠橋長,飯到已涼,舉人所食甚少。夫人心焦,即殺一母雞燉好,送上島去。舉人正埋頭讀書,只是不食,過了時辰,雞湯卻滾熱依舊。夫人大喜,仔細觀察,原來一層厚厚的雞油蓋住湯面,因而熱氣不失。此事一時傳為美談,從此有滾油湯燙米線之進食方法,仿效者甚眾。因舉 送米線上島要經過一座石橋,此之食法,得名“過橋米線”。
蒙自過橋米線精品,當數“菊花過橋米線”。蒙自人愛菊,又有食菊之俗。每至秋天,取鮮白菊花瓣入“過橋湯”,美色美湯美味,又平添許多詩情畫意。冬、春兩季,但食過橋米線,又配一盤油煎藕片,稱“十七孔橋過橋米線”。還有素制清湯過橋米線,以菜油和豆腐、豆腐皮、黃豆芽、冬瓜等為佐食,稱“白頭翁”。清光緒年間,過橋米線傳到個舊等地。1920年,個舊市人孫法到昆,開設仁和園,專售過橋米線,將此食法帶入昆明。近十多年來,“過橋”聲譽鵲起,僅昆明市就有一二百家專營餐廳。
小 鍋 米 線
小鍋米線又稱小鍋氽肉米線,為昆明人最好之小吃。其之烹制,須以特制小銅鍋,置于專門的灶眼上,注湯燒沸,放人肉茸,再入米線,順序下佐料、韭菜、豌豆尖等,起鍋時淋入辣椒油,一鍋一碗,湯熱味鮮爽口。
至于小鍋炒米線,則以小鍋爆炒為要,鮮嫩麻辣,別是風味。其味多辣,有民謠曰:“米線攤前吃米線,熱的放湯涼加蒜,阿妹要的油辣子,嘴巴吃個紅圈圈。”
涼 米 線
米線又可涼拌而食,稱涼米線,在昆明十分風行。取新鮮米線,拌入芝麻醬、芝麻泥、香椿水、鹽水、蒜汁、辣椒油等,再放韭菜、香菜、剁腌菜等,即可食用。其味清涼酸辣,香郁鮮美,為夏、秋兩季美食。其又有特殊作法者,或配以鱔魚,稱“鱔魚涼米線”;或配以特制之酸湯,稱“酸湯涼米線”等。有民歌曰:“米線攤上最熱鬧,辣子酸醋加花椒。一堆阿妹吃米線,嘴巴辣得吹哨哨。”
傳統滇味席上,也以涼米線作冷盤,放紅、白蘿卜絲、韭菜段、水發木耳、海蜇絲、薄荷、雞絲、香酥、鹵雞蛋等,圓周配置,酸、辣、麻、甜、香五味俱全,紅、綠、黃、紫、黑五彩繽紛,以添喜慶之氣。 - 擴展閱讀1:酸辣粉湯的做法步驟圖,酸辣粉湯怎么做好吃
- 1.用老母雞加水、枸杞和蔥姜燒湯 2.將雞湯放入碗中 3.倒入碗中備用 4.準備紅薯粉適量 5.上鍋加水熬煮 6.將粉煮至軟了呈現透明狀關火,關火前用手試試粉的軟硬程度。7.碗里放辣椒、麻椒花椒適量 8.鍋里放油加熱 9.放入芝麻,用高溫加熱的油澆上去,滋啦啦香,把辣味充分的逼出來。10.切...
- 擴展閱讀2:酸辣粉湯的家常做法
- 吃辣一點還可以加適量辣椒圈,如果有花生仁可以加點。5、另起鍋,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放入魔芋絲焯煮,待鍋里的水再次沸騰,就可以將魔芋絲撈出控水。6、調好的湯料中加入適量的開水,攪拌均勻。7、將魔芋絲放入湯碗中,放上辣椒圈,蔥花,酥豌豆,再將煮好的雞蛋對半切開,擺入碗中即可。
- 擴展閱讀3:酸辣粉的紅湯怎么做好吃
-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 擴展閱讀4:酸辣粉湯底做法 酸辣粉湯底做法是什么
- 1、首先把干粉條放進50到60度的的水中,泡10分鐘把粉條泡軟;2、然后再燒上一鍋水,燒水的時候拿一個大碗把芝麻、姜末、蒜泥、香芹、花椒粉、味精、雞精、胡椒粉、鹽、醬油、醋、香油、辣椒油放入碗中,再放入高湯、蔥花和豬油用來打底;3、當鍋里的水開時把泡軟的粉條放進鍋內湯一下,大粉半...
- 擴展閱讀5:做法,高湯酸辣粉怎么做好吃,高湯酸辣粉的家常做法
- 1.用老母雞加水、枸杞和蔥姜燒湯 2.將雞湯放入碗中 3.倒入碗中備用 4.準備紅薯粉適量 5.上鍋加水熬煮 6.將粉煮至軟了呈現透明狀關火,關火前用手試試粉的軟硬程度。7.碗里放辣椒、麻椒花椒適量 8.鍋里放油加熱 9.放入芝麻,用高溫加熱的油澆上去,滋啦啦香,把辣味充分的逼出來。10.切...
- 擴展閱讀6:酸辣粉湯底做法
- 5、酸辣粉的主要配料酸筍或者酸蘿卜酸辣椒骨頭湯用牛骨頭加入姜八角草果香葉等熬制的湯辣椒油用辣椒粉炒香加入油,油要多些以冒過粉為好作法酸筍酸辣椒加入少量鹽炒干水加入熬好的骨頭湯煮開放夠鹽味。6、酸辣粉湯料做法,這個做法最正宗1取一碗放入適量涼開水,用壓蒜器壓入姜蒜泥2加入鹽醬油花椒...
- 擴展閱讀7:怎樣做酸辣粉步驟 酸辣粉做法與步驟
- 1、首先提前將紅薯粉絲用冷水泡至發軟,鍋里加適量水燒開,放入適量紅薯粉,煮5分鐘左右,撈出過涼后,瀝干水分備用。2、木耳10克用適足量溫水徹底浸泡后清洗干凈,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放入木耳焯3.5分鐘,撈出過冷水后瀝干。23用燙過木耳的開水把紅薯粉絲煮至九成熟,撈出瀝水,放入香油挑...
- 擴展閱讀8:燕麥香蔥肉松卷面包的家常做法?
- 香蔥肉松面包卷步驟1 面包材料除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全部放一起揉成光滑面團,再放入黃油揉至擴展階段進行第一次發酵。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排氣,蓋保鮮膜松馳15分鐘 步驟2 再搟成和烤盤差不多的長方形,放進烤盤二次發酵至兩倍大 步驟3 發酵好的面團上輕輕地用叉子扎上小孔,再刷上蛋液,將香蔥切碎 步...
- 擴展閱讀9:肉松卷怎么做好吃,肉松卷的家常做法
- 肉松 適量 沙拉醬 適量 步驟 1.除黃油外所有材料和成面團,牛奶不要一次全部加入,視軟硬程度調節量。先將面團搓勻,到產生面筋,再開始摔揉結合的手法,至接近擴展階段。雞蛋液要留出少許用來刷表面。2.加入軟化的黃油繼續摔揉 3.揉至接近完全,能拉出大片薄膜即可,沒必要到手套膜程度。然后放置...
- 擴展閱讀10:香蔥肉松面包怎樣做,低脂又營養,可以做飯后甜點吃呢?
- 第一步首先來揉面團,將除無鹽黃油之外的食物先混和,搓成面團,這兒用手揉能夠,還可以用面包機。無鹽黃油放到溫馨處變軟,等面團揉光潔后再放入無鹽黃油,一起揉至拓展水平,然后放入洗臉盆中,遮蓋保鮮袋開展一發。在這里提議用電烤箱,設置穩定的38度發醇,一般50分鐘左右就可以。常溫下得話,時長...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