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南瓜里加1個雞蛋,教你秘制懶人面包,不用烤箱,蓬松暄軟又香甜
現在由于疫情的原因,專家建議我們少出門,不聚會,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由于這種情況的特殊,我們盡量只呆在家里,不出門,但是每天在家刷刷手機,看看電視也非常的無聊,而且不能出門,外面喜歡吃的零食之類的也買不到。
——【南瓜面包】——
【主要食材】:南瓜,面粉,白糖,雞蛋,酵母粉
【具體制作步驟】:
1、首先將南瓜去皮,去掉中間的瓤,改刀切成片,
2、鍋中加入適量的水,上汽之后將南瓜上鍋蒸,大火蒸十五分鐘左右
3、南瓜蒸好取出來,蒸好的南瓜放盆里面,用搟面杖搗成泥,趁熱加入白糖,喜歡吃甜的可以多放些,攪拌均勻讓白糖融化,稍微晾涼打入一個雞蛋,放入酵母粉,少放點鹽,攪拌均勻,加點食用油,然后開始和面,和成光滑的面團,醒發至兩倍大
4、醒發好之后取出來面,然后搓成長條,在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電飯煲內膽刷一層油,然后將面坯放電飯煲中,蓋上保鮮膜二次醒發之兩倍大
5、在面坯上面刷點蛋黃,再撒點黑白芝麻,蓋一層保鮮膜,扎一些小孔,放入蒸鍋,大火蒸二十分鐘,蒸好之后給它取出來
好了,這樣家常做的南瓜面包,來看一下面包,里面非常的蓬松暄軟,比外面賣的還好吃,而且特別的健康
【烹飪小貼士】:
1、切南瓜時,一定要將里面的瓤去除干凈,否則吃起來的口感比較差
2、蒸南瓜,鍋中上汽之后再放入南瓜,大火蒸15分鐘左右南瓜非常的軟爛
3、蒸熟的南瓜里面含有水分,所以和面的時候不需要再另外加水
4、蒸南瓜面包時,一定要蓋上保鮮膜,這樣可以防止水蒸氣進入面包里面,蒸出來的面包暄軟非常的好吃。 - 觀點2:
- 觀點3: 【南瓜面包】
【原材料】:南瓜、面粉、酵母、白糖、白芝麻、雞蛋。
【做法】
南瓜面包
第一步:準備面粉320克、酵母3克、溫水190毫升,揉成一個面團,蓋上蓋子發至2倍大(最近溫度比較高,發酵50-60分鐘即可)。
南瓜面包
第二步:準備一塊南瓜削皮切成片裝盤,然后上鍋蒸熟,把醒發好的面團取出來,放在案板上揉搓一下,排出里面的空氣,分成6-8個劑子備用。
南瓜面包
第三步:南瓜蒸熟取出來,加上適量的白糖,用勺子按壓一下,把南瓜按成泥,再準備適量的芝士碎,把劑子按成小餅,放上一勺南瓜和適量的芝士碎包起來。
南瓜面包
第四步:在烤盤中刷一層油,把生胚團成橢圓形,放在烤盤中,二次醒發10分鐘,時間到刷上一層蛋黃,撒上一層白芝麻,放在烤箱中,上下火170度,中層烤25分鐘,時間到就可以出爐了。
南瓜面包
【小貼士】
1:和面的時候,要記得用溫水和面,揉成一個偏軟的面團,蓋上蓋子發至2倍大。
2:把南瓜削皮切成片,然后上鍋蒸熟,盡量把南瓜片切薄一點,這樣就可以縮短蒸南瓜的時間,南瓜蒸熟后,要趁熱加上白糖,把南瓜搗成泥的同時,白糖也就融化了。
3:面團醒發好,稍微揉幾下切成劑子,把每個劑子按扁,放上南瓜餡和芝士碎包起來,最后醒發10分鐘,放在烤箱烤熟即可。 - 觀點4: 用南瓜做面包,香甜松軟,金黃的色澤,令人垂涎欲滴

最近家里經常買南瓜吃,熬小米南瓜粥,蒸南瓜花卷等。感覺用南瓜做出來的美食特別賞心悅目,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欲。早上上班,上學,有時為了節約時間,吃些蛋糕面包,面條等比較簡單快速的早飯。有時我們完全可以在頭一天晚上做好準備,第二天一早就不用這么趕了。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款果蔬面包,用南瓜做材料,它的主要特點是顏色金黃、口感軟綿、自然清香等,作為無添加的天然果蔬面包,真是人畜無害、老少咸宜。

從營養價值來看,南瓜擁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它鮮艷的顏色,主要來源于類胡蘿卜素、葉黃素這些天然色素,食用同樣對人體有好處。另外,它含有的果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能起到保護腸胃、提高抵抗力的作用。特別是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經常食用南瓜能促進鈣的吸收,可以經常用南瓜做米糊、南瓜汁、饅頭、花卷等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南瓜面包棒色澤誘人,香甜松軟,可以當早餐,又可以當下午茶,還能當孩子解饞的健康小零食。
【南瓜面包棒】
食材:高筋面粉260克,奶粉15克,鹽2克,酵母3克,細砂糖35克,南瓜泥140克,全蛋25克,黃油30克,葡萄干適量。
步驟;1,南瓜切片蒸熟,蒸熟后把出的水分倒掉,把南瓜用勺子壓成泥。取140克備用。

2,除了黃油以外所有材料放入面包桶內,按和面鍵。

3,一個程序15分鐘,再放入黃油。繼續按和面鍵,一般兩三個程序25分鐘即可。

4,揉好的面團直接在面包桶里發酵就可以,因為面包桶里有余溫,這樣會發酵的快些。發酵到兩倍大,用手指沾面粉輕輕桶入面團里,不會縮不塌陷,就表示發酵好了。

5,將發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按壓排氣,再分成均等的10份,蓋上保鮮膜醒發15分鐘。

6,案板上撒些面粉防粘,拿出一個醒發好的小面團壓扁,用搟面杖搟成長條形。

7,放入葡萄干。

8,從側面卷起,一定要卷緊實,收口時一邊沾些水捏緊。

9,烤盤上鋪油紙,面包棒收口朝下擺在上面。放入烤箱二發到差不多2倍大,如果是冬天可以在烤盤下上一碗熱水。

10,烤箱170度預熱,把醒發好的面包棒放入烤箱,170度烤20分鐘。烤到表面呈金黃色,如果上色較深,可以蓋上一張錫紙,烤箱的具體溫度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 觀點5: 1.面包機桶內,先加入牛奶、雞蛋、玉米油,鹽、糖對角線放置,再加入高筋粉、南瓜泥,最后在面粉上面挖一個小洞,放入酵母。切記不要讓酵母接觸到鹽。
2.兩個揉面程序以后檢查面團,可以很輕松的拉出薄膜即可。
3.整理好面團,面包機選擇發酵程序,進行發酵。
4.面團發酵到2倍大,面包機選擇烘烤模式。
5.在表面刷上一層全蛋液,撒上少許白芝麻。烤箱180度預熱,中層,烤約20分鐘,至表面金黃即可。 - 擴展閱讀1:成都有什么好吃的土特產值得品嘗?
- 蜀繡:雖然不是食品,但作為成都的傳統手工藝品,蜀繡也是值得購買的特產。它以精美的工藝和豐富的圖案著稱,是送給親友的好禮物。竹筍:成都周邊的山區盛產竹筍,新鮮的竹筍清甜可口,是許多川菜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泡菜:四川的泡菜以其酸辣爽口而聞名,是家常便飯中常見的小菜,也是火鍋、串串等美食的...
- 擴展閱讀2:成都特產有哪些適合帶回去?
- 狗屎糖,超大包的口味多,價格算下來最劃算!牛肉絲 牛肉粒,一大包的肯定比小包劃算!但我還是會考慮小包裝的,有時候在車上,坐飛機時候都能過過嘴癮!個人經驗:特產到處都有賣,建議到故鄉味四川特產店購買什么特產都很齊全而且價格實惠,別在景區買(略貴)。
- 擴展閱讀3:成都有哪些本地特產值得購買?
- 四川辣椒醬:成都人喜歡吃辣,當地的辣椒醬種類繁多,口味獨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郫縣豆瓣醬,它是川菜的靈魂調料,用它烹飪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成都小吃:成都的小吃種類繁多,如龍抄手(抄手)、擔擔面、麻婆豆腐等,都深受游客喜愛。許多小吃店提供真空包裝的小吃,方便攜帶,可以作為伴手禮帶給親朋好友。
- 擴展閱讀4:成都必帶回的特產小吃成都有什么特產送人的
- 張飛牛肉:張飛牛肉是四川的傳統名產,以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而著稱。作為禮物,它既有地方特色,又適合各種人群食用。竹葉糕:竹葉糕是成都的傳統小吃之一,以其獨特的口感和清新的竹葉香而受到歡迎。這是一種適合作為手信的甜點。棒棒雞:棒棒雞,又稱口水雞,是四川的傳統名菜。它以雞肉鮮嫩、調料豐富...
- 擴展閱讀5:在成都旅行有哪些當地特產值得推薦?
- 川繡:川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風格著稱。川繡作品色彩鮮艷,圖案生動,常常以自然景觀、花鳥蟲魚和各種傳統吉祥圖案為主題。在成都,你可以購買到川繡的裝飾品、服飾或小物件,作為紀念品或禮物送給親朋好友。蜀繡鞋墊:蜀繡鞋墊是成都的傳統手工藝品,以其精美的刺繡和實用性受到...
- 擴展閱讀6:怎么使用電餅鐺制作烤肉?
- 準備材料:新鮮的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或雞肉)烤肉調料(如鹽、胡椒粉、大蒜粉、辣椒粉、孜然粉等)醬料(如燒烤醬、辣椒醬等,根據個人口味選擇)蔬菜(如洋蔥、青椒、蘑菇等,可選)鋁箔紙或烤盤紙(可選,用于隔離肉類和電餅鐺)肉類處理:將肉類切成適合電餅鐺大小的塊狀或條狀。用烤肉調料...
- 擴展閱讀7:合肥好吃好玩的特產
- 其他像是金絲棗、南美蜜橘、安吉白茶等也是不可錯過的好味道。第三段:景點篇合肥不光有美食,同時也有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合肥植物園是一個由合肥市政府主導建設的,占地面積3萬多畝的現代意義上的國家級園林。另外,還有風景如畫的四大名園(包括明孝陵、八里莊園、萬達茂等),更是讓人忌憚不已。...
- 擴展閱讀8:土豆燉肉燜飯怎么做土豆燉肉燜飯的烹飪方法
- 1、牛肉150克、土豆一個、紅皮洋蔥半個、胡蘿卜半根、鮮香菇3-4個、香蔥一根、香菜5根、大米一杯半(電飯鍋自帶)、蔥一根、姜粉一大勺、蒜末一大勺、料酒一大勺、一品鮮醬油2大勺、耗油一小勺、食用油一大勺、食鹽少許。2、步驟:將米洗凈放入電飯鍋中,倒入相對應的水,備用。牛肉、香菇、土豆、...
- 擴展閱讀9:肉炒菱角怎么炒菱角炒肉的做法
- 1、瘦肉切片,然后加入料酒、淀粉抓勻,腌制10分鐘;2、將菱角切成兩半,取出菱角肉,再切片;3、炒鍋里面倒入適量油,燒熱后,下入瘦肉片炒散,撈出;4、鍋中留底油,下入姜、蒜炒香,放入菱角一起炒,加入清水煮8分鐘,放入鹽、生抽、炒好的瘦肉片,炒勻;5、調入雞精、水淀粉,大火收汁即可。...
- 擴展閱讀10:電壓力鍋燉肉怎么操作電壓力鍋燉牛肉的方法
- 鍋里加涼水,水開后要撇浮沫直到沒有臟沫為止,將肉撈出。3、焯水后的牛肉,放入電壓力鍋內,加入小半碗水就可以,然后加調料。1勺老抽,2勺生抽,2勺醋,3勺黃酒,山楂5個,桂皮,香葉,花椒、大料適量放入調料盒,蔥一根切成段,姜切成片,冰糖,黑胡椒粉,鹽適量,攪拌一下。4、將胡蘿卜、...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