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首先,一個人吃火鍋不就是一個人吃飯嗎?有的時候,我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我們也太不把別人當回事了,我們容易屏蔽掉別人的善意,假想世界都針對你。自己就真的很喜歡這種情緒嗎?是被商家、電視劇都帶壞了吧。當你餓的不行不行了,你真的會感覺丟人比食欲重要嗎?何必呢,想吃就去吃!我就經常一個人去吃火鍋,但我會叫服務員打包帶走。

不是因為怕丟人,而是擔心會給別人造成不便。看到你一個人吃火鍋的人,會想起自己曾經失戀,獨在異鄉,沒朋友,想起自己的前男女朋友,會偷偷打電話,導致人家陷入不好的情緒,甚至破壞了人家的家庭生活。為你服務的服務員,會同情你,會給你偷偷加菜,不停的給你加湯,還會一直看著你,眼角帶著淚花,有可能還會因同情而生出情愫,我怕承受不了這份恩情。碰巧再看見一個也是自己吃火鍋的,會和你比點了多少,點的少了,會覺得自己很寒酸,點得多了,又覺得自己是個飯桶,我會怕讓他尷尬。

一個人吃火鍋是雙重體驗。一方面十分享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時候下什么菜隨心所欲。因為自己吃火鍋不用去考慮別人,自己想吃了就下一塊,也不用在意順序,吃的很舒服。另一方面是十分孤獨的,自己吃火鍋沒有多人吃的那種氛圍,畢竟自己一人。大家吃的時候可以圍坐一團說說笑笑,伴隨著香噴噴的火鍋,十分熱鬧。所以說一個人吃火鍋既享受舒服,又很孤單。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比好吃的更重要了。在西安上大學,暑假回來,以前沒吃過徐州的海底撈,這次想試一下,正好家附近和信廣場就有。

下午在發小家玩兒,被他家秋田舔了一身的口水。本來說好晚上十點十分看完哪吒正好去吃海底撈,結果小mini(狗狗名字)拉肚子了,他媽媽也喂不進去藥,加上吐白沫,看完電影我就催著發小回家帶狗去醫院,自己打了個車本來準備回家,后來一想,不如自己去吃好了,吃完還能來知乎答個題哈哈哈哈哈。進入正題。從電梯門口就有服務員迎接了,問幾位我說一個人,好像略驚訝,帶我去了一個離自助小料臺最近的位置。

因為時間比較晚,已經快十一點了吧,人本來就不多,所以坐哪里我其實不是很介意。本來以為會有點尷尬,其實也沒有。點菜的時候服務員說有陪吃的娃娃要不要拿一個,我說可以。點了酸梅湯服務員也很貼心的給娃娃倒了一杯。我一個人吃過湊湊,小輝哥,小龍坎,豆撈坊,撈王,momo牧場,哥老官。海底撈可以說是最不適合一個人吃的火鍋了,因為服務員對你的過度關心會讓人覺得特別不適和尷尬,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而且我覺得海底撈其實也不是很好吃。小輝哥和豆撈坊是特別適合一個人吃的火鍋,有午市套餐,也有半份可以選擇,一人一個的小鍋子,干凈不浪費,算得上是我半個工作日食堂。冬天想喝熱湯的時候會去撈王吃豬肚雞,我不吃豬肚可以讓廚房去豬肚換成雞,然后點一些蔬菜就是舒舒服服的一餐。撈王的沙發座位子很高,私密性很好。

服務員會主動給你蘸豬肚雞的調料,所以客人就不用自己去調料臺拿了,這也是我很喜歡的原因。哥老官和小龍坎都是成都火鍋的,環境沒有臺式火鍋那么干凈,桌子也是那種木頭桌子木頭椅子,就餐環境吵吵嚷嚷油膩油膩的,所以以后不會一個人再去咯。momo牧場,日式火鍋自助,像我這種喝起可樂像水牛一樣的,吃一頓飯要去水吧跑好多趟,而且一個人吃自助真的沒有戰斗力。 - 觀點2: 材料和工具
冬瓜300克、油泡豆腐200克、金針菇200克、白菜1顆、丸子組合500克、年糕1包、寬粉100克、火鍋底料2勺、濃湯寶1塊、蠔油兩勺、八角、花椒、大蒜、姜片、香蔥、香菜(材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葷素搭配)
特百惠炒鍋、特百惠多用鍋
做法
1、寬粉放入鍋中煮開至半熟撈出備用;
2、特百惠炒鍋充分預熱后,加入植物油加熱至產生油紋,放入火鍋底料炒出紅油;
3、加入大蒜、生姜片、八角、花椒;
4、加入5碗的水;
5、冒菜一般用中藥和各種調料配出的湯汁(家常版的,可以用蠔油+濃湯寶或者骨頭湯、雞湯等高湯代替);
6、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后加入丸子、油泡豆腐、金針菇;
7、蓋上鍋蓋繼續煮2分鐘后加入之前煮好的寬粉、冬瓜、年糕、白菜;
8、煮至年糕變軟,最后加入青瓜即可裝碗,冒菜的精華就是湯底,講究“紅白兼備”紅湯味重色濃香辣,白湯淡雅清新,喝一口鍋里的高湯,細細品味香濃不油膩,鮮美不口干,通透且又綿長,猛烈且又持久! - 觀點3: 一個人吃火鍋也可以很享受,肉可以一片片涮,自己點一個清湯鍋,一份牛肉,一份毛肚,再點一些菌菇類,吃下來真的很舒服。
- 觀點4: 你一個人在家吃或者是一個人上外面吃都可以
- 觀點5: 可以自己在家做火鍋或者出去吃外面都有那種小火鍋
- 觀點6: 可以選擇去吃那種旋轉小火鍋店,里面相當于數簽子,吃多少拿多少,也不覺得尷尬
- 觀點7: 重慶是一座站立著的城市,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樓房依山而建,道路立體交織,盤旋蜿蜒;重慶是吃貨的天堂,用美食來感受重慶的“味道”也是對這座城市另一種解讀。
火鍋是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一口銅鍋,匯聚了“麻、辣、鮮、香”,煮盡天下菜肴,它張揚了川人敢愛敢恨的麻辣性格,讓人無法忘懷。而今在這個快餐式的年代,人們鮮有時間圍爐而坐品嘗火鍋的美味,于是玲瓏的火鍋杯便應運而生。
顧名思義,火鍋杯就是用杯子裝的火鍋,拿在手上玲瓏可愛,完全不用擔心一個人想吃火鍋,卻不好意思坐上火鍋桌的尷尬,也完全避免了一個人火鍋的寂寞,經典的麻辣牛油傳統味道,一如既往的地道,牛油的厚重混合海椒的香辣,完美結合起來,在小小一杯中盡顯乾坤。
重慶人的火鍋就算沒有鍋,杯中也有一方天地,嫩肉片肥瘦得當,絲滑入口,細細品味,紅油的香辣裹著肉的細膩,實在屬于經典組合;毛肚的加入讓火鍋杯錦上添花,顆粒分明的毛肚,配上火鍋的香醇,就算是一個人也能吃得酣暢淋漓;最后加上肥牛的點綴,一頓簡單的火鍋杯就完成了。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 擴展閱讀1:豬肉各部位烤肉技巧關于豬肉各部位烤肉技巧
- 1、豬里肌:先用中小火烘烤 豬里肌位于豬的背脊,油脂較少,適合做豬排。厚度可切1.5至2公分,透過厚度來增添咬勁。烤網預熱后將肉片放上,先用中小火烘烤,讓熟度透入,若有帶骨,則骨頭部分要烤久一些,讓附著在骨頭旁的筋更為香酥。約6分鐘后表皮呈金黃色即可,若不放心,可再切開確認并補...
- 擴展閱讀2:家庭自制烤肉腌制方法豬肉
- 1首先將肉牛羊肉切成薄片或者小塊再將它倒入盆中,同時加入35片的生姜,再打入幾粒雞蛋,以及適量的洋蔥段2加入適量調料再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白糖十三香醬油喜歡顏色淡點的就少放些調料油。豬肉燒烤是放入腌肉料腌制豬肉串腌好后,在肉里加一點淀粉,放一小勺水,抓緊加入孜然辣椒粉芝麻和鹽拌勻冷藏約2...
- 擴展閱讀3:豬肉烤肉做法
- 1、備好所用食材。2、用細鹽還有一點散蔥來搓洗五花肉,再洗好控水備用。3、加入豆瓣醬,醬油,白糖來調味。4、將腌制數小時的五花肉放在空炸鍋里。5、用烤雞翅模式烤制35分鐘。6、烤制好是這個狀態,外酥脆里嫩鮮。7、喜歡更為干香酥脆一點的,可以切好后再回鍋同模式再烤五分鐘。8、一份豆瓣醬...
- 擴展閱讀4:大排檔燒烤的制作方法街邊烤肉做法分享
- (1)豬肉去筋膜,切大長條,用流水沖盡血水待用。(2)豬肉用蛋清、啤酒抓勻腌制30分鐘。(3)將烤肉醬70g、烤肉粉10g、姜片加入肉中,抓勻按摩10分鐘。(4)蓋保鮮膜,入冰箱腌制12小時以上。(5)竹簽用開水浸泡30分鐘。(6)將肉條串在竹簽上,竹簽頭尾包錫紙。(7)烤箱預熱200度,將碗內腌...
- 擴展閱讀5:豬肉燒烤腌制配方
- 1、首先將豬后腿肉切成長條,大小適中;2、將孜然粉、白胡椒粉、洋蔥粉按比例混合,并將其混合到已經切好的豬肉上,在把其放入袋子中;3、接著,將洋蔥粉、鹽、醋和橄欖油混合成腌制汁,將其倒入裝有豬肉的袋子中,并盡量將空氣排出袋子,將豬肉均勻地淹沒在腌制汁中;4、將袋子密封并縮小,放入冰...
- 擴展閱讀6:烤肉制作方法簡單家常烤肉家常制作方法分享
- 1、食材:豬肉半斤、生菜適量、大蒜3到4瓣、花生油適量、孜然粒適量、白糖適量、食鹽適量、生抽適量、五香粉適量、雞精適量。2、將豬肉切成小薄片,豬肉最好先用肥瘦相間的,要知道烤肉之所以香一定離不開肥肉。就是五花肉!3、將肉放進食物用的袋子里,然后加入適量白糖、食鹽、雞精、生抽、五香粉、花...
- 擴展閱讀7:牛肉胡辣湯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
- 牛肉胡辣湯最正宗的做法 一、所需材料 牛肉丁、木耳、香菇、腐竹、花生、豆腐皮等食材,輔以香料如八角、桂皮、花椒等。當然還需要常見的調味品,如醬油、食鹽、料酒等。另外還需蔥和香菜增香。淀粉和水用于調節湯汁濃度。最后配上適量辣椒粉增添辣味。二、做法步驟 1. 準備食材: 將牛肉切成小丁,...
- 擴展閱讀8:金湯胡辣湯怎么做的?
- 1、提前熬制湯底,牛肉切成小塊,把大蔥、大蒜、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干辣椒裝入紗布袋中,和牛肉一起小火慢燉3小時(有時間也可以用慢燉鍋燉一晚上),取出牛肉,濾出湯。2、適量面粉加入清水,和成軟面團,放在一個大碗中,加清水,量要剛剛沒過面團,浸泡十分鐘。3、用水不停地揉抓面團,...
- 擴展閱讀9:牛肉胡辣湯做法牛肉胡辣湯怎樣做
- 1、用料:熟牛肉250克,面筋100克,粉條適量,黃花菜適量,木耳適量,蔥、姜適量,全味粉(某包有賣、白色包裝的)1小包。2、鍋中加油燒熱,加入蔥花。3、一定多切一點,一根大蔥的量,小火炸制金黃。4、盛出備用。鍋中留底油。5、加入適量蔥花、姜末爆香,加入面筋,熟牛肉略炒。加入牛肉湯或清...
- 擴展閱讀10:羊肉湯的做法,羊肉湯怎么做好吃,羊肉湯的家常
- 羊肉湯的做法如下:1、將切好塊兒的羊肉冷水下鍋,羊肉表面泛白后撈起。將水煮沸,加入適量鹽、白蘿卜放入鍋中煮三分鐘。2、鍋中放入燙過的羊肉、姜片、蔥結、白蘿卜塊、桂皮、蜜棗、米酒,加入適量的清水用中火煮。撈去浮沫,煮沸后轉小火繼續煮一個小時。3、夾出蔥節,放入適量的枸杞煮三到五...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