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黎族作為海南島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島這種自然環境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有靈魂,都有吉、兇、福、禍。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各種生活習俗,諸如生產勞動、建屋遷宅、婚姻、生兒育女等,都非常注重節令時辰,而且每當行動前都要舉行一定的祈禱儀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順利,不出意外。
在黎族“合畝”制地區(今五指山市),流行著逢農歷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習俗。黎族有自己本民族的歷法,l2天為一周期,每天以一種動物命名,類似漢族的十二地支。“牛日”被認為是“福日”、“良日”、“吉日”。所以每到“牛日”,必跳《祝福舞》。在春意濃濃的三月份的第一個“牛日”,要為牛跳《祝福舞》,祝愿牛群肥壯多子;在驕陽似火的七月份夏季晚稻插秧的第一個“牛日”,要為“稻”跳《祝福舞》,祈求禾苗茁壯、五谷豐登;在收獲季節的金秋十月的第一個“牛日”,要為“人”跳《祝福舞》,期盼全寨大小平安、人丁興旺。每當舉行這種儀式之日,全寨人都集中在畝頭家中殺豬擺酒設宴,跳《祝福舞》。首先由眾人輪番敲打鑼鼓,然后身穿盛裝的畝頭夫婦,飲用曾洗過“寶石”(相傳祖先傳下來的一種石器,是福魂的象徵)的“福酒”,繼而起舞。舞時,畝頭手拿蘸著“福酒”的兩枝紅藤葉,從門口至屋內來回走動,并不停地搖動著紅藤葉,其妻則捧酒緊隨其后,以示引“福”入屋,接著向眾人灑“福酒”,以示“福氣”上身。畝頭夫婦舞畢,寨人齊上陣,男者身著青、藍、綠色的長袍于屋內至門口來回招手甩袖,左右擺動;女者則手捧酒碗,跟著男者后面邊舞邊敬“福酒”。不論男女,舞者身腰都平穩挺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時進時退地踩小步,口中不停地齊聲吶喊,直至通宵達旦。這種舞蹈舞姿粗獷古樸,原始舞蹈氣息極濃。
另在“合畝”制地區,每到新年都必跳《年舞》,也稱《平安舞》。每逢新年的正月初二,全村的男女都身穿民族服裝,在輩份最高的長者帶領下,舉行慶賀新春儀式。人們殺豬宰雞,擺好祭品,打起獨木皮鼓,敲多個銅鑼,隨著鑼鼓聲,跳起歡快的舞蹈,表示辭舊迎新,祈求在新的一年裏全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舞時舞者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穩直,跟著鑼鼓的節奏前進,雙手在腰部的兩側前后擺動。每走到第三步時,雙足并立,雙膝向左右兩側時彎時立,不斷的重復回圈。整個舞蹈壯觀、肅穆、凝重,反映了黎族人民對春天的到來會帶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
在三亞、保亭、陵水等縣市,還有專門為孩子所跳的祝福舞蹈《打碗舞》,屬女性舞蹈。每當孩子生病或父母將外出時,母親便請“娘母”們來跳。舞者一般二人以上,舞蹈動作有兩種:一種是手捧花草;另一種是頭頂一個碗,右手拿一根竹筷,敲打頭上的碗。舞時排列成縱隊,邊歌邊舞,舞步較慢。黎族群眾認為,跳此舞可為孩子祈安求福,并使孩子得到祖宗神靈的保護,消災除難,健康成長。
在黎族的某些地方還流傳“石祖”崇拜的遺風。黎族社會究竟何時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已無法考證,但是不可否定,這種過渡應是復雜而漫長的。
生活習俗舞蹈,由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戚戚相關,因此在黎族社會中也有一定
地位。從生活習俗舞蹈的形式和內容上看,它應該屬於宗教祭祀舞蹈的延伸,是宗教祭祀舞逐步向娛樂喜慶舞蹈發展的一種過渡形式,朝著娛人多於娛神的方向發展。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的民族,在我國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區。
傣族的節日很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門節、開門節和潑水節。
¤開門節和關門節
這是兩個緊密聯系的傣族傳統節日。
關門節從七月中旬開始,大約要持續三個月,而開門節時間約在十月中旬。
關門節期間,不嫁娶、不蓋房,村寨內不舉行大的娛樂活動。三個月后,關門節期滿,傣族人就會舉行開門節慶祝活動了。
開門又被稱為“出洼”,節日這天,將關門節時擺在佛座后面的東西拿出燒掉,表示佛已“出洼”;節日第二天,全家男女老幼到寺廟拜佛;第三天,便要舉行盛大的“趕朵”活動,就是集祭祀、集會、百藝、商貿于一體的廟會。
開門節期間,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獻。祭拜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等。
這時,正逢稻谷收割完畢,所以開門節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青年們可以在這時談情說愛或結婚,成年人則可出外辦事或串親訪友。
¤潑水節
除了關門節和開門節,潑水節是傣族最有特色的節日,節期在公歷的四月中旬。
潑水節這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后彼此潑水嬉戲,互相祝福。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后來便用盆和桶,越潑越激烈,鼓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期間還會舉行賽龍船、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
如果您節日期間來到西雙版納,除了感受歡快的節日氣氛,還可以看看傣族人居住的特色竹樓:近似方形的竹樓以數十根粗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茅草排覆蓋屋頂。在這里還可以吃到噴香可口的竹筒飯,欣賞到傣家姑娘美妙絕倫的孔雀舞。
不過,去之前了解一下傣族人的禁忌也是很有必要的:他們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等。 - 觀點2: 傣族:潑水節;
苗族:花山節
壯族:花飯節
彝族:火把節
瑤族:成人典禮 - 擴展閱讀1:去福鼎五日游有哪些正宗的川菜館?
- 麻辣誘惑 - 這家餐廳以其麻辣燙和干鍋類菜肴受到當地人的喜愛。辣度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重慶小面館 - 雖然主打重慶小面,但這里也提供多種川菜小吃,如辣子雞丁、酸辣粉等,味道地道,價格實惠。在福鼎五日游期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和所在位置選擇上述推薦的川菜館。不過,...
- 擴展閱讀2:溫州特產是什么?拜托了各位 謝謝
- [大荊紅花芋] 樂清大荊鎮利用山地和梯田,大種紅花芋。它個大而均勻,去皮后呈粉紅色,艷如花蕾,肉嫩味香,為芋中的上品。1994年初有40萬公斤陸續運銷日本。 [大黃魚] 又叫黃花魚,為暖溫性集群回游魚類。洞頭漁場...
- 擴展閱讀3:西藏十大家常菜 藏餐特色菜有哪些 西藏人喜歡吃什么菜
- 大米、面粉。遇到烹飪問題不可怕,不懂就多問問,多實踐多測試,總會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手打不易,望采納,謝謝!!
- 擴展閱讀4:請介紹一下西藏的風物特產!
- 雪白氆氌和多彩腰圍:氆氌是西藏的著名特產,譯成漢語可以叫西藏毛料。珠寶:買珠寶、首飾以古樸且具西藏特色為好,八角街舊貨市場隨處可見,脖子上掛的、手腕上佩的、耳朵上戴的和腰上掛的應有盡有。有些飾品看似粗大,但...
- 擴展閱讀5:廈門特產有哪些土特產廈門特產有哪些土特產可以帶走
- 廈門特產有:馬巷貢糖、翡翠皇上皇、干炸鱘蓋、彩蝶繞蟠龍、松子明蝦、龍宮水晶蚌、綠帶鱘包、白片鱘、油蔥_、廈門花生湯、同安馬蹄酥、如意情梅子、同安封肉、姜母鴨、廈門餡餅、魚皮花生、廈門漆線雕、黃則和鳳梨酥、同安鳳...
- 擴展閱讀6:拉薩林芝特產有哪些拉薩林芝特產介紹
- 以天麻為首要原資料的保健品層出不窮,天麻燉雞、天麻燉乳鴿等被作為冬日進補佳肴擺上了餐桌,使林芝天麻成為來藏游覽旅客喜愛的特產,也是饋贈親朋的佳品,在八一鎮上的土特產商鋪都能買到。二、林芝松茸:林芝素有“西藏...
- 擴展閱讀7:天天只吃酸辣粉會胖嗎
- 天天吃的話應該不會胖,但是有可能營養不良了,營養不良會影響健康,這樣瘦了也沒用,健康的身體才是重要的。每個人每天都應該有著合理的飲食。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 擴展閱讀8:中午吃了一碗酸辣粉,會不會胖?
- 盡量吃早飯,早飯要吃飽(一天的營養就在早晨)午飯要吃好,晚飯要吃少(晚飯吃多了,當你睡眠后,多余的能量無法消耗就會轉換為脂肪,就是變胖啦,所以中午吃一碗酸辣粉是不會變胖的。
- 擴展閱讀9:內蒙古牛肉干是哪里的特產
- 內蒙古牛肉干產于天然的草牧場。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生活在這里的蒙古民族牧民有世代涼曬牛肉干的生活習慣。追溯內蒙古牛肉干歷史,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蒙古騎兵與內蒙古牛肉干有著不解之緣,“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
- 擴展閱讀10:廈門有哪些可以帶走的特產?
- 廈門特產一:柴燒鐵觀音燒柴鐵觀音是福建廈門著名的傳統名茶,歷史悠久。始建于唐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柴火烤鐵觀音的制作工藝非常精湛。精選優質鮮茶為主要原料,經過冷卻、干燥、炒制等復雜制作工藝精制而成。制作出來...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