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是的,就是紫蘇葉!
中文名稱: 紫蘇葉
來源: 品為唇形科植物回回蘇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l.var.crispa Decne.的干燥葉。
出處: 實用中草藥彩 集. 第一冊
介紹
Title 簡介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回回蘇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l.var.crispa Decne.的干燥葉。
原植物 回回蘇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莖綠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鈍棱,被長柔毛。葉對生,草質.闊卵形或近圓形.長7~13厘米,寬4.5~1O厘米,頂端短尖或驟尖,基部闊楔尖至圓,邊緣有撕裂狀粗鋸齒,兩面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紫綠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貼柔毛;葉柄長3~5厘米。花秋季開放.紫紅色,排成腋生、密花、偏側的總狀花序;苞片闊卵形或近圓形.長約4毫米,生有紅褐色腺點,無毛;花萼鐘形.直伸.長約3毫米,1O脈,被長柔毛和腺點,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較小.下唇2裂.長于上唇;花冠長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鐘狀,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幾與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顯增大.長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邊腫脹;小堅果球形,徑1.5毫米,褐色,有網紋。
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間有逸為野生。廣布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采收加工 夏秋季開花前分次采摘,除去雜質,曬干。
藥材性狀 葉片多皺縮卷曲,常破碎,完整的葉片呈卵圓形,長4~13厘米.寬2.5~9厘米或過之.頂端急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撕裂狀鋸齒.葉柄長2~7厘米.兩面紫色至紫藍色或上面紫綠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見多數凹陷的腺點。質脆易碎。氣辛香,味微辛.以葉片大、色紫、不帶枝梗、香氣濃郁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辛.溫。歸肺、脾經。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常用量5~1O克。
附注
①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t.常見有兩種類型;一類葉綠色,花白色,習稱白蘇;一類葉和花均紫色或紫紅色,習稱紫蘇。入藥多取花葉紫色的。
②紫蘇在我國栽培很廣,栽培歷史也很長,因而形成多個變種。除本書記載的回回紫蘇外.尚有野紫蘇var.acula(Thunb.) Kudo和耳齒紫蘇var.auriculato-dentata C.Y.Wu,據報道(中國植物志六十六卷)這些變種也均可入藥。
附:紫蘇梗
本種為回回蘇的干燥莖,商品呈方柱形,角鈍圓,長短不一,直徑5~ 1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邊均有直溝和直紋,節部稍膨大,有對生的枝和葉痕。體輕,質硬。以莖粗壯,紫棕色者為佳。辛,溫。歸肺、脾經。理氣寬中,止痛安胎。
附:紫蘇子
本品為回回蘇的干燥成熟果實。商品為小球形或卵形顆粒,直徑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網紋和圓形小凸點。果皮薄,硬而脆,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質,子葉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蘇香氣。以粒大飽滿,色黑者為佳。辛,溫。歸肺經。降氣消痰,平喘,潤腸。
功用: 歸肺、脾經。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
性味: 辛.溫 - 觀點2: 是的,蘇子葉就是紫蘇葉,由于地方的不同,人們對于紫蘇葉的稱呼也不同,蘇子葉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葉(或帶嫩枝)。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紫蘇常見有兩種類型:一類葉綠色,花白色,習稱白蘇;一類葉和花均紫色或紫紅色,習稱紫蘇,入藥多取花葉紫色的。韓國烤肉用的是它,不過烤肉吃的一般都是綠色紫蘇葉。
擴展資料:
蘇子葉形態特征:
花秋季開放.紫紅色,排成腋生、密花、偏側的總狀花序;苞片闊卵形或近圓形.長約4毫米,生有紅褐色腺點,無毛;花萼鐘形.直伸.長約3毫米,10脈,被長柔毛和腺點,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較小.下唇2裂.長于上唇;花冠長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鐘狀,冠檐近二唇形。
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幾與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顯增大.長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邊腫脹;小堅果球形,徑1.5毫米,褐色,有網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蘇子葉 - 觀點3: 是紫蘇葉。紫蘇葉是蘇子葉的一種。
蘇子葉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莖綠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鈍棱,被長柔毛。葉對生,草質.闊卵形或近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頂端短尖或驟尖,基部闊楔尖至圓,邊緣有撕裂狀粗鋸齒,兩面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紫綠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貼柔毛;葉柄長3~5厘米。
(白蘇)
紫蘇葉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紫蘇和野紫蘇的葉帶葉小軟枝。枝葉茂盛時收割,攤在地上或懸于通風處陰士,干后將葉摘下即可。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兩面綠色,暗綠色或帶紫色協定緣具圓鋸齒。葉柄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均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紫蘇)
紫蘇常見有兩種類型;一類葉綠色,花白色,習稱白蘇;一類葉和花均紫色或紫紅色,習稱紫蘇。入藥多取花葉紫色的。 - 觀點4: 呵呵,那玩意兒,其實就是芝麻葉~~~~~
我們在韓國都快吃吐了,味道很怪。。。。我們留學生們都叫它“薄荷葉” 因為它吃起來有一點涼涼的感覺~! - 觀點5: 不是紫蘇葉,東北挺流行吃的。從小吃蘇子葉和蘇子。蘇子葉可以做咸菜,包烤肉,還有一種食物叫蘇葉干糧,很好吃。蘇子葉是綠色,紫蘇是紫色的,而且味道不一樣。
- 擴展閱讀1:豬肉各部位烤肉技巧關于豬肉各部位烤肉技巧
- 1、豬里肌:先用中小火烘烤 豬里肌位于豬的背脊,油脂較少,適合做豬排。厚度可切1.5至2公分,透過厚度來增添咬勁。烤網預熱后將肉片放上,先用中小火烘烤,讓熟度透入,若有帶骨,則骨頭部分要烤久一些,讓附著在骨頭旁的筋更為香酥。約6分鐘后表皮呈金黃色即可,若不放心,可再切開確認并補...
- 擴展閱讀2:家庭自制烤肉腌制方法豬肉
- 1首先將肉牛羊肉切成薄片或者小塊再將它倒入盆中,同時加入35片的生姜,再打入幾粒雞蛋,以及適量的洋蔥段2加入適量調料再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白糖十三香醬油喜歡顏色淡點的就少放些調料油。豬肉燒烤是放入腌肉料腌制豬肉串腌好后,在肉里加一點淀粉,放一小勺水,抓緊加入孜然辣椒粉芝麻和鹽拌勻冷藏約2...
- 擴展閱讀3:豬肉烤肉做法
- 1、備好所用食材。2、用細鹽還有一點散蔥來搓洗五花肉,再洗好控水備用。3、加入豆瓣醬,醬油,白糖來調味。4、將腌制數小時的五花肉放在空炸鍋里。5、用烤雞翅模式烤制35分鐘。6、烤制好是這個狀態,外酥脆里嫩鮮。7、喜歡更為干香酥脆一點的,可以切好后再回鍋同模式再烤五分鐘。8、一份豆瓣醬...
- 擴展閱讀4:大排檔燒烤的制作方法街邊烤肉做法分享
- (1)豬肉去筋膜,切大長條,用流水沖盡血水待用。(2)豬肉用蛋清、啤酒抓勻腌制30分鐘。(3)將烤肉醬70g、烤肉粉10g、姜片加入肉中,抓勻按摩10分鐘。(4)蓋保鮮膜,入冰箱腌制12小時以上。(5)竹簽用開水浸泡30分鐘。(6)將肉條串在竹簽上,竹簽頭尾包錫紙。(7)烤箱預熱200度,將碗內腌...
- 擴展閱讀5:豬肉燒烤腌制配方
- 1、首先將豬后腿肉切成長條,大小適中;2、將孜然粉、白胡椒粉、洋蔥粉按比例混合,并將其混合到已經切好的豬肉上,在把其放入袋子中;3、接著,將洋蔥粉、鹽、醋和橄欖油混合成腌制汁,將其倒入裝有豬肉的袋子中,并盡量將空氣排出袋子,將豬肉均勻地淹沒在腌制汁中;4、將袋子密封并縮小,放入冰...
- 擴展閱讀6:烤肉制作方法簡單家常烤肉家常制作方法分享
- 1、食材:豬肉半斤、生菜適量、大蒜3到4瓣、花生油適量、孜然粒適量、白糖適量、食鹽適量、生抽適量、五香粉適量、雞精適量。2、將豬肉切成小薄片,豬肉最好先用肥瘦相間的,要知道烤肉之所以香一定離不開肥肉。就是五花肉!3、將肉放進食物用的袋子里,然后加入適量白糖、食鹽、雞精、生抽、五香粉、花...
- 擴展閱讀7:牛肉胡辣湯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
- 牛肉胡辣湯最正宗的做法 一、所需材料 牛肉丁、木耳、香菇、腐竹、花生、豆腐皮等食材,輔以香料如八角、桂皮、花椒等。當然還需要常見的調味品,如醬油、食鹽、料酒等。另外還需蔥和香菜增香。淀粉和水用于調節湯汁濃度。最后配上適量辣椒粉增添辣味。二、做法步驟 1. 準備食材: 將牛肉切成小丁,...
- 擴展閱讀8:金湯胡辣湯怎么做的?
- 1、提前熬制湯底,牛肉切成小塊,把大蔥、大蒜、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干辣椒裝入紗布袋中,和牛肉一起小火慢燉3小時(有時間也可以用慢燉鍋燉一晚上),取出牛肉,濾出湯。2、適量面粉加入清水,和成軟面團,放在一個大碗中,加清水,量要剛剛沒過面團,浸泡十分鐘。3、用水不停地揉抓面團,...
- 擴展閱讀9:牛肉胡辣湯做法牛肉胡辣湯怎樣做
- 1、用料:熟牛肉250克,面筋100克,粉條適量,黃花菜適量,木耳適量,蔥、姜適量,全味粉(某包有賣、白色包裝的)1小包。2、鍋中加油燒熱,加入蔥花。3、一定多切一點,一根大蔥的量,小火炸制金黃。4、盛出備用。鍋中留底油。5、加入適量蔥花、姜末爆香,加入面筋,熟牛肉略炒。加入牛肉湯或清...
- 擴展閱讀10:羊肉湯的做法,羊肉湯怎么做好吃,羊肉湯的家常
- 羊肉湯的做法如下:1、將切好塊兒的羊肉冷水下鍋,羊肉表面泛白后撈起。將水煮沸,加入適量鹽、白蘿卜放入鍋中煮三分鐘。2、鍋中放入燙過的羊肉、姜片、蔥結、白蘿卜塊、桂皮、蜜棗、米酒,加入適量的清水用中火煮。撈去浮沫,煮沸后轉小火繼續煮一個小時。3、夾出蔥節,放入適量的枸杞煮三到五...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