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牛奶和豆漿都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有人以為,牛奶和豆漿混合煮后飲用,可以起到互補作用,提高營養價值。其實,這并不科學。因為,豆漿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腸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這種物質,需在100℃的環境中,經數分鐘才能被破壞。否則,未經充分煮沸的豆漿,食后易使人中毒。而牛奶若在持續高溫中煮沸,則會破壞奶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實際上是一種浪費。所以,牛奶和豆漿不宜共煮。 但可以一起食用 但是要注意煮法. 先將豆漿燒開,然后再加入牛奶,溫一下就OK了
- 觀點2: 每天300—500克牛奶(含豆漿)(按身體狀況計算),來判斷。具體判斷方法如下: 不一定。男奶女漿 一般是男奶女漿,我建議小男孩豆漿最好少喝,早上喝牛奶,晚上8點前喝少許豆漿就可以了。 豆漿是營養豐富的飲品,每天喝上1-2碗豆漿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但是喝豆漿也需要注意一些日常容易忽視的問題。 不宜生喝或未煮透喝。飲用生的和未煮透的豆漿,會引起惡心、嘔吐或腹瀉等。 男奶女漿”的說法是否有道理?醫學家對3000余名中老年男子進行了長達22年的研究發現,在喝牛奶的男子中,血栓栓塞性卒中的危險明顯低于不喝牛奶者。這是因為牛奶中的一些物質對中老年男子有保護作用。研究者發現,喝牛奶時間長的男子身材比較苗條,體力比較充沛,高血壓患病率比較低。研究者由此得出結論:男子在中老年以后長飲牛奶利于健康。如果再加上平衡的膳食結構,適當的體力活動,肯定能減少腦血管病的發生。喝牛奶對于中老年女子也有好處,但好處不如男子那么明顯。而豆漿中含有抗氧劑、礦物質和維生素,還含有一種牛奶中沒有的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這種物質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功能,并能抑制雌激素依賴性癌細胞的生長繁殖。另外,它還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防止動脈硬化。每天能喝500克豆漿對內分泌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以明顯改善心理狀態,避免乳腺癌、子宮癌的發生,同時有延遲衰老和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作用。喝豆漿對中老年男子也有好處,但遠不如女子獲得的好處明顯。總之,中老年男女每天各有側重地喝牛奶和豆漿,兩者兼得,對自身健康則更有裨益。方法是早上500克(兩茶杯)牛奶或豆漿,晚上250克(1茶杯)牛奶或豆漿。長年堅持,定有好處。 不宜加拌紅糖。紅糖的有機物會和豆漿的蛋白質結合,生成對人體有害的變性沉淀物。 不宜加沖雞蛋喝。蛋清與豆漿里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不能增加營養。 不宜空腹喝。空腹喝豆漿,豆漿里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 豆漿好多人天天買、天天喝,可是豆漿中到底含有哪些營養?怎么喝豆漿才算最科學的呢? 豆漿是用大豆浸泡后磨成的飲料,既可以直接飲用,又能夠做成豆制品。豆漿的營養來源于大豆。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大約有35%~40%左右,它比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兩三倍。除蛋白質、鈣、鐵等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外,大豆中還含有豆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這些物質可以幫助人們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 大豆營養豐富,但是,只有通過充分加工,這些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干炒大豆時蛋白質消化率一般是48%,而整粒煮大豆時消化率僅為65%。大豆經過水泡、碾磨、做成豆漿、充分加熱之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則可以一下子提高為90%。 豆漿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歐洲稱它為“植物奶”,而美國豆漿的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美元。但是大家知道,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很容易變質,而豆漿一般是現做、現賣、現喝的,這使豆漿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很短,不提供給各種微生物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它提供的蛋白質是最衛生的。 豆漿中的營養可以說非常豐富,可是如果加工不合理,這些營養就不會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弄不好反而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拿煮豆漿來說吧?這里邊的學問還真不少。 煮豆漿確實有很多的科學,但可能有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喝完豆漿之后胃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這就是因為煮豆漿的時候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惡心、嘔吐,還有一些腹瀉現象。一般豆漿煮到80℃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種假沸現象。這時候,很多人就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鐘,豆漿里的有害的物質才能被破壞,才能失去活性。 有人覺得豆漿是好東西,牛奶也是好東西,那么,把它們放在一起煮,營養不就更豐富了嗎?如果您是這么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鐘才能夠煮熟,而牛奶呢,如果煮這么長時間的話,它里面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就會被白白損失掉。 煮熟了的豆漿難免會有豆腥味,您要是特別在意的話,那該怎么辦呢? 其實,豆漿當中的豆腥味經過長時間的煮沸后會減輕的。但如果有人特別在意的話,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整一下,比如說做成咸的或者甜的豆漿。其實,咸豆漿現在有很多吃法,特別是上海人喜歡吃咸豆漿,他們在豆漿里放一點紫菜、蝦皮、菜葉等,就做成了一碗營養很豐富的豆漿。當然,如果喜歡吃甜味,也可以往豆漿中適量加點白糖來調整口味。中老年人最好用蜂蜜來代替白糖放入豆漿中,這樣對身體更有好處。 有的人喜歡用豆漿沖生雞蛋,認為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而實際效果又怎么樣呢? 豆漿即使煮得很熟很透了,直接沖生雞蛋,也不容易把雞蛋沖熟,況且,雞蛋當中含有一種黏性蛋白,它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雞蛋打到豆漿里面,煮熟了以后再吃。 喝豆漿的時候還要注意干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淀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平衡了。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食品粉碎機,其中便有專門的豆漿機。有了它們的幫忙,您就可以在家里自制豆漿了。 在自制豆漿的過程中,您還能把綠豆、紅豆等其他種類的豆子添加到大豆里面去。用這些混合起來的豆子制作出來的豆漿,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更有益于身體健康。 如果您實在太忙,既沒有時間去買豆漿,更沒有時間自制豆漿,那就索性買速溶的豆漿,用熱水一沖,味道不錯,營養也不少。 可以說,喝豆漿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說,喝豆漿還得慎重一些。 科學地講,像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他們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太完善,最好不喝豆漿。還有一些痛風或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受到蛋白質的需要量限制,所以也不宜大量喝豆漿。 除了喝豆漿,我們獲取大豆蛋白的途徑還很多,比如吃豆腐。根據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推薦,每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入30克左右的大豆蛋白。也就是說,如果您要吃豆腐的話,應該是150克,也就是3兩左右就行了。如果是吃豆制品的話,應該是45克,也就是1兩左右即可。 喝豆漿也有講究 “人不可一天無豆”,就是說,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每天必須要食用點豆制品。當然,豆漿一直是人們非常喜歡的飲品,對人體也非常有好處,可是,豆漿該怎樣喝對人體才更有益呢? 豆漿是屬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飯以后消化不好、愛打嗝、礙氣的人,還有脾虛的,比如有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同時,因為豆漿在體內的代謝過程當中,會在細胞里產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癥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漿。另外,腎臟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癥的病人不要喝豆漿,因為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喝豆漿的保健與禁忌 “一杯鮮豆漿,天天保健康”,民間的說法一點不錯。鮮豆漿營養豐富,味美可口,富含人體所需優質植物蛋白,八種必需的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磷、鋅、硒等微量元素,不含膽固醇,并且含有大豆皂甙等至少五六種可有效降低人體膽固醇的物質,鮮豆漿的大豆營養易于消化吸收,經常飲用,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及糖尿病、骨質疏松等大有益處,還具平補肝腎、防老抗癌、降脂降糖、增強免疫的功效。豆漿營養高,國內外興起了飲用豆漿熱。營養保健部門認為,喝豆漿有五忌,否則適得其反。 一忌不煮透。 豆漿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不達到高溫攝氏100度以上,喝了會發生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二忌喝超量。 一般成人喝豆漿一次不宜超過500克,小兒酌減。大量飲用,容易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癥狀。 三忌豆漿沖雞蛋。 雞蛋中的粘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被人體吸收的物質而減弱營養價值。 四忌豆漿加紅糖。 紅糖里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淀物,而白糖則沒有這種不良反應。 五忌保溫瓶裝豆漿。 保溫瓶裝豆漿易使細菌繁殖 如何喝豆漿才算科學? 豆漿與營養 豆漿好多人天天買、天天喝,可是豆漿中到底含有哪些營養?怎么喝豆漿才算最科學的呢? 豆漿是用大豆浸泡后磨成的飲料,既可以直接飲用,又能夠做成豆制品。豆漿的營養來源于大豆。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很高的,大約有35%~40%左右,它比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兩三倍。除蛋白質、鈣、鐵等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外,大豆中還含有豆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這些物質可以幫助人們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 大豆營養豐富,但是,只有通過充分加工,這些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比如,干炒大豆時蛋白質消化率一般是48%,而整粒煮大豆時消化率僅為65%。大豆經過水泡、碾磨、做成豆漿、充分加熱之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則可以一下子提高為90%。 豆漿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歐洲稱它為“植物奶”,而美國豆漿的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億美元。但是大家知道,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很容易變質,而豆漿一般是現做、現賣、現喝的,這使豆漿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很短,不提供給各種微生物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它提供的蛋白質是最衛生的。 豆漿中的營養可以說非常豐富,可是如果加工不合理,這些營養就不會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弄不好反而還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拿煮豆漿來說吧?這里邊的學問還真不少。 煮豆漿確實有很多的科學,但可能有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喝完豆漿之后胃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這就是因為煮豆漿的時候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惡心、嘔吐,還有一些腹瀉現象。一般豆漿煮到80℃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一種假沸現象。這時候,很多人就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鐘,豆漿里的有害的物質才能被破壞,才能失去活性。 有人覺得豆漿是好東西,牛奶也是好東西,那么,把它們放在一起煮,營養不就更豐富了嗎?如果您是這么想的話,那可就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鐘才能夠煮熟,而牛奶呢,如果煮這么長時間的話,它里面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就會被白白損失掉。 煮熟了的豆漿難免會有豆腥味,您要是特別在意的話,那該怎么辦呢? 其實,豆漿當中的豆腥味經過長時間的煮沸后會減輕的。但如果有人特別在意的話,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整一下,比如說做成咸的或者甜的豆漿。其實,咸豆漿現在有很多吃法,特別是上海人喜歡吃咸豆漿,他們在豆漿里放一點紫菜、蝦皮、菜葉等,就做成了一碗營養很豐富的豆漿。當然,如果喜歡吃甜味,也可以往豆漿中適量加點白糖來調整口味。中老年人最好用蜂蜜來代替白糖放入豆漿中,這樣對身體更有好處。 有的人喜歡用豆漿沖生雞蛋,認為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而實際效果又怎么樣呢? 豆漿即使煮得很熟很透了,直接沖生雞蛋,也不容易把雞蛋沖熟,況且,雞蛋當中含有一種黏性蛋白,它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雞蛋打到豆漿里面,煮熟了以后再吃。 喝豆漿的時候還要注意干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淀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平衡了。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食品粉碎機,其中便有專門的豆漿機。有了它們的幫忙,您就可以在家里自制豆漿了。 在自制豆漿的過程中,您還能把綠豆、紅豆等其他種類的豆子添加到大豆里面去。用這些混合起來的豆子制作出來的豆漿,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更有益于身體健康。 如果您實在太忙,既沒有時間去買豆漿,更沒有時間自制豆漿,那就索性買速溶的豆漿,用熱水一沖,味道不錯,營養也不少。 可以說,喝豆漿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說,喝豆漿還得慎重一些。 科學地講,像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他們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太完善,最好不喝豆漿。還有一些痛風或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受到蛋白質的需要量限制,所以也不宜大量喝豆漿。 除了喝豆漿,我們獲取大豆蛋白的途徑還很多,比如吃豆腐。根據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推薦,每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入30克左右的大豆蛋白。也就是說,如果您要吃豆腐的話,應該是150克,也就是3兩左右就行了。如果是吃豆制品的話,應該是45克,也就是1兩左右即可。 喝豆漿也有講究 “人不可一天無豆”,就是說,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每天必須要食用點豆制品。當然,豆漿一直是人們非常喜歡的飲品,對人體也非常有好處,可是,豆漿該怎樣喝對人體才更有益呢? 豆漿是屬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飯以后消化不好、愛打嗝、礙氣的人,還有脾虛的,比如有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同時,因為豆漿在體內的代謝過程當中,會在細胞里產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癥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漿。另外,腎臟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癥的病人不要喝豆漿,因為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 觀點3: 牛奶和豆漿一起喝補鈣更好 牛奶和豆漿一起喝 雙重作用補鈣效果更好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流傳一種錯誤說法: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 究其理由,一種說法原自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它會妨礙其他食物中蛋白質的吸收。但豆漿中胰蛋白酶抑制劑經煮沸加熱失活了,也就不會妨礙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另一種說法則來自于“蛋白質浪費”。但只要細細分析,就能找出漏洞。 首先,一袋牛奶含有的蛋白質,按2.9%的國家標準計算,250克牛奶不過是區區7.3克,只相當于輕體力活動成年男性一日蛋白質推薦供應量的10%,女性推薦量的11%。豆漿的蛋白質含量通常為2%,一大碗300毫升的豆漿,不過含蛋白質6克。牛奶與豆漿相加,僅相當于一日蛋白質攝入量的20%,怎么能算是過量呢? 一袋牛奶,一大碗豆漿,加上兩片面包(約相當于60克面粉),總共可提供19克蛋白質。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則,早餐應當提供1/3的優質蛋白,應當是22~25克。可見,所謂牛奶加豆漿造成蛋白質營養過剩之說,根本不成立。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成分: 牛奶中富含鈣,而豆漿中鈣相對較低,更富含鉀鎂;牛奶中維生素A豐富,而豆漿中不含有這種營養素;豆漿中維生素E和維生素K較多,而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比較少;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牛奶中含有少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以及降低膽固醇吸收的豆固醇;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牛奶和豆漿的營養不僅不會疊加而損失,反而會因為互補而加強。從補鈣而言,牛奶中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漿中的維生素K和鉀鎂的幫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鈣利用率。對于更年期的婦女來說,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在飲奶補鈣的同時延緩鈣流失,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葉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平,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所以,奶類和豆漿是最佳的營養飲料配合。早餐可以兩者同飲,或在飲豆漿之后,用牛奶或酸奶作為上午的加餐。(健康時報特約專家 范志紅
- 擴展閱讀1:酒釀蒸蛋的功效與作用,酒釀蒸蛋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 本文目錄一覽:1、酒釀蒸蛋上火嗎2、米酒蒸蛋吃補身體嗎3、黃酒蒸蛋吃了對身體有什么好處4、吃酒釀蒸蛋有什么好處5、酒糟蒸蛋的功效與作用酒釀蒸蛋上火嗎酒釀蛋是運用米酒和生雞蛋制做的特色美食,它的味兒甜滋滋含有一些酒氣,可是卻擁有很多的益處。酒釀蛋較為顯著的作用便是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推動...
- 擴展閱讀2:白豆干炒肉怎么做好吃
-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 擴展閱讀3:如何把豆干炒肉做的色香味俱全?
- 豆干炒肉是一道簡單美味的家常菜,要想做得色香味俱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步驟:準備材料:新鮮的豬肉(可以選擇瘦肉或者五花肉,根據個人口味),豆干(豆腐干),蒜末,蔥花,生姜末,辣椒(可選),醬油,料酒,糖,鹽,胡椒粉,食用油等。處理材料:將豬肉切成薄片或絲,用適量的醬油,料酒,胡椒粉...
- 擴展閱讀4:如何在家烹飪豆干炒肉簡單又下飯?
- 腌制肉片:將切好的肉片放入碗中,加入1大勺生抽、1大勺料酒、1小勺白糖、少許胡椒粉,攪拌均勻后腌制10-15分鐘。處理豆干:豆干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分。如果喜歡口感更緊實一些,可以先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撈出瀝干。炒制肉片:鍋中加入適量食用油,油熱后放入腌制好的肉片,快速翻炒至肉片變色,出現...
- 擴展閱讀5:白豆干炒肉怎么做好吃又簡單 白豆干炒肉如何做好吃又簡單
- 1、原料:豆干、豬肉、洋蔥、胡蘿卜、青椒、食用油、小石窖炒雞醬。2、準備食材。3、將食材洗凈切好備用。4、起鍋燒油,油熱放入洋蔥翻炒出香味。5、放入肉片翻炒至變色。6、放入小石窖炒雞醬翻炒均勻。7、倒入豆干翻炒。8、最后加入配菜翻炒均勻。9、這樣就做好了。
- 擴展閱讀6:永清縣有非油炸的臭豆腐賣嗎
- 沒有。永清縣沒有非油炸的臭豆腐賣。臭豆腐,中國傳統特色小吃,是一種油炸食品。在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類型,臭豆腐在南方又稱臭干子。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古老而傳統,令人欲罷不能。制作材料...
- 擴展閱讀7:怎么制作臭豆腐呢?
- 2制作過程:將黃豆用水泡發,先通過一些過程制成為豆腐腦,做法可以學習豆腐做法。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上面壓上重物,將豆腐腦中水分擠出,做成白花花的豆腐。做豆腐時要嚴格按照做豆腐的步驟進行,這里不詳細介紹。3)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
- 擴展閱讀8:做臭豆腐的方法怎么做
-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制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2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一待...
- 擴展閱讀9:臭豆腐家常做法
- 1、準備一個干凈而且能夠密封的盒子,將臭豆腐乳放進去,用筷子弄碎,同時將涼開水倒入盒子里,再加上一勺白酒攪拌均勻。2、將準備好的豆腐切成大小合適的方塊。3、接著將切成小塊的豆腐放入調好的料汁里,讓豆腐徹底浸入在臭豆腐乳水里面,并蓋上蓋子密封起來,放入冰箱冷藏24個小時。4、起鍋燒油,...
- 擴展閱讀10:怎么制作臭豆腐?
- 做法如下:1、首先我們來調制醬汁,取三塊臭豆腐放入碗中,加入溫水按壓化開,要是喜歡臭味大一點的可以多放幾塊。2、在準備一個碗,碗中放入食鹽,蔥花,白芝麻,小米辣,燒烤料,一勺熱油,攪拌均勻后在把剛和好的臭豆腐汁倒進去,再次的攪拌均勻。3、豆腐切成塊,鍋中燒油,等油溫七成熱的時候...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