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川菜
麻婆豆腐
【原料】 牛肉末(或豬肉末)(65克)、蔥末(4克)、辣油(4克)、豆豉(10克)、花椒粉、大蒜末、醬油、嫩豆腐(200克)、辣椒粉、精鹽、雞湯(130克)、菱粉、黃酒
【制作過程】 一、先將嫩豆腐切成3分斜方塊,用滾水煮二分鐘,以去除石膏味,瀝干水分。
二、另起旺豬油鍋,將牛肉末和豆瓣醬一起炒,再放辣椒粉、醬油、豆豉、辣油、黃酒、鹽 、蒜末,炒到入味,再放豆腐和雞湯100克,用小火燜成濃汁,再加菱粉收一下,放蔥末、花椒粉、味精即好。
辣子雞丁
【原料】 筍雞200克,青筍100克。泡辣椒25克。調料 大油60克,醬油、料酒各20克,味精3克,鹽3克,白糖15克,濕淀粉20克,醋5克,蔥、姜、蒜共50克,湯少許。
【制作過程】 (1) 筍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用少許鹽、醬油,料酒拌勻,用濕淀粉漿好,再拌上點油。
(2) 青筍切成丁。姜和蒜均切成片。把泡辣椒剁碎待用。再用湯、蔥、姜、蒜、料酒、醬油、糖、濕淀粉、味精對面帶甜味的汁。
(3) 用旺火把炒勺熱放入大油,油熱后投入...
東坡肘子
【原料】 豬肘子,雪山大豆,蔥節,紹酒,姜,川鹽
【制作過程】 豬肘刮洗干凈,順骨縫劃一切,放入湯鍋煮透,撈出剔去肘骨,放入墊有豬骨的砂鍋內,下入煮肉原湯,一次加足,放蔥節,姜,紹酒在旺火上燒開;雪豆洗凈,下入開沸的砂鍋中蓋嚴,移微火上煨燉約 3小時,直至用筷輕輕一戳肉皮即爛為止,吃時放川鹽連湯帶豆舀入碗中上席,蘸以醬油味汁食之。
豆瓣鯽魚
。 【原料】 活鯽魚2條或鱖魚 1條(重約600克),蒜未30克,蔥花50 克,姜未、醬油、糖、醋各10克,紹酒25克,濕淀粉15克,細鹽2克,郫縣豆瓣醬40克,肉湯300克,熟菜油500克(約耗 150克)
【制作過程】 1、將魚治凈,在魚身兩面各剞兩刀(深度接近魚骨),抹上紹酒、細鹽稍腌。
2、炒鍋上旺火,下油燒至七成熱,下魚稍炸撈起。鍋內留油75克,放鄲縣豆瓣醬未、姜、蒜炒至油呈紅色,放魚、肉湯,移至小火上,再加醬油、糖、細鹽,將魚燒熟,盛入盤中。
3、原鍋置旺火上,用濕淀粉勾熒,淋醋,撒 蔥花,澆在魚身上即成。 注意:必須用新鮮鯽魚或鱖魚為原料。烹制時鹵汁要濃厚,使魚粘勻鹵汁而入味。
口袋豆腐
【原料】 豆腐750克。 冬筍50克、菜心50克。食用堿10克、熟菜油500克、肉湯500克、奶湯500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川鹽3克、味精1克。
【制作過程】 將豆腐去皮,切成6厘米長、2厘米見方的條,共30條。冬筍切成骨牌片。菜心洗凈。用炒鍋兩口,分置于兩個火爐上,其中上鍋放入沸水500克、加食用堿保持微沸。另一鍋放熟菜油燒至七成熱(約175℃),將豆腐條分次放入,炸呈金黃色撈出,放入堿水鍋內泡約4分鐘,撈起放入清水中退堿,然后再第二次放入堿水鍋中泡約5分鐘后,用清水再漂。將炸泡好的豆腐再在沸水中過一次,并用肉湯氽2次。將奶湯入鍋中燒沸,加冬筍、胡椒粉、料酒、川鹽燒沸后,下豆腐條、菜心、味精,起鍋盛入湯碗即成卜
酸菜魚
【原料】 草魚600克,泡酸菜100克 泡紅辣椒25克,泡仔姜、蔥花各15克,花椒3克,蒜5克,精鹽4克,料酒10克 肉湯500克,熟菜油500克
【制作過程】 將魚兩面各切3分,酸菜搌干水分,切成細絲,泡紅辣椒剁碎,泡姜切成粒; 炒鍋置中火上,下熟菜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魚炸呈黃色時撈出; 鍋內留油, 放入泡紅辣椒、姜、蔥花,再摻入肉湯,將魚放入湯內。湯沸后移至小火上,放入泡酸菜,燒約10分鐘,盛入盤。鍋內加入醋、? 正規川菜做法應先將魚片成魚片,加鹽、豆粉、蛋清、蔥等碼味,將炒鍋加油將酸菜、姜、蒜、野山椒等炒香后加高湯、魚頭、魚骨熬出味道后盛入盆中,再大火將剩余的湯燒開,加入魚片略煮后即可加味精、胡椒起鍋。最后在面上加入少許香油。
夫妻肺片
【原料】 牛肉,牛雜(肚梁,心舌,干層肚,頭皮),鹽炒花生仁,鹵水,醬油,芝麻粉,花椒粉,味精,八角,花椒,肉桂,川鹽,白酒辣椒油。
【制作過程】 將鮮牛肉、牛雜洗凈,牛肉切成 500克重的塊;將牛肉、牛雜放入沸水鍋內煮凈血水撈起,置另一鍋內,加入老鹵水和香料(內裝花椒、肉桂、八角)、川鹽、白酒,再加清水,用旺火燒沸約30分鐘后,改用小火煮90分鐘,煮到牛雜熟而不爛,先熟的先撈出,晾涼待用;將鹵水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后,將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粉、鹵水放入碗中調成汁;將熟花生米拍碎待用,再將晾涼的牛肉、牛雜等切成片約6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混合在一起,淋上味汁拌勻,分盛若干盤,分別撒上芝麻粉和花生仁末即成
螞蟻上樹
【原料】 主料:粉絲100克,豬肉末75克。調料:植物油750,(實耗雞50克),蔥5克,姜、蒜瓣各3克,豆瓣醬13克,辣椒粉1克,醬油20克,料酒13克,味精 3克,湯150克。
【制作過程】 (1) 用旺火把炒勺內的油燒到6~7成熱,下入粉條,炸至發泡時撈出。
(2)蔥、姜、蒜均切末。
(3) 炒后,再把蔥、姜、蒜、辣椒粉炒幾下,隨即把料酒、湯和醬油倒入,再下入粉條,待收干汁,加味精便成。
豬后腿肉600克
材料用量: 永川豆豉6克,甜醬8克,豆瓣辣醬25克,紅醬油15克,青蒜60克,生油130克,黃酒20克 制作方法:
(一)豬后腿肉洗凈,入湯鍋內煮20分鐘,以煮至肉皮軟時為適宜,撈出稍晾,切成0.4厘米厚、4厘米寬、5厘米長肥瘦相連的片。豆瓣醬、豆豉均剁成細茸。青蒜多用蒜頭部分,留少許青葉,洗凈,切成4厘米長的段。
(二)鐵鍋內放入生油燒熱,下肉片,炒至吐油時,將豆瓣、豆豉、黃酒、甜醬、紅醬油放入一起炒透,再把青蒜段加入燜熟,即可起鍋裝盆。 粉蒸排骨 原料: 排骨、米粉、芫荽、豆瓣、豆腐乳汁、花椒、姜、蔥、蒜、鹽、味精、胡椒粉、菜油。
制法: 1.排骨斬成節,加炒酥的豆瓣、鹽、姜末、蔥末、花椒、豆腐乳汁、胡椒粉、味精拌勻,再加入米粉,菜油拌勻。
2.在蒸籠上墊一片荷葉,裝入排骨,上籠蒸40分鐘至熟,取出,放入蒜末、芫荽葉,入盤即成。 特色:咸辣鮮香,排骨粑軟。
香辣蝦
原料:活蝦(1斤2兩左右) 配料:土豆、冬筍、西芹、大蔥調料:蟹醬、蟹油、味精、雞精、白糖、干辣椒。
制作過程: 第一步:把土豆去皮切塊兒,冬筍切塊,西芹切條,大蔥切段兒,各少許即可,放一邊備用。
第二步:把活蝦要清洗干凈,然后在每一只蝦的背上開一刀,以便后期制作入味兒。
第三步:支炒鍋,下適量蟹油,然后加入少許干辣椒段兒,翻炒兩下,把蝦和土豆塊、冬筍塊、西芹條、大蔥段一起放入鍋內,來回翻炒。
第四步:待炒上幾番以后,配料差不多熟了,下蟹醬,然后下少許味精、雞精、白糖,繼續翻炒。
第五步:炒至蝦身卷曲,顏色變成橙紅色,即蝦已斷生,即可出鍋。 菜品味道:此菜醬香味濃,鮮香微辣,蝦肉軟嫩可口。 菜品特點:這道菜是地道的川菜做法,大蝦含有高蛋白質,能夠滿足人體需要,還含有大量鈣質,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鈣,秋冬食用可以增強抗寒能力。
注意事項:首先是蟹醬不能炒糊,而且蟹醬是店家秘制的,所以如果個人要做,可以用甜面醬與海鮮醬的混合醬來代替,試著做一道香辣蝦吧!
經典川菜超級辣子雞的做法
原料: 整雞一只或雞腿一盒, 花椒和干辣椒(1:4), 蔥, 熟芝麻, 鹽, 味精, 料酒, 食用油, 姜, 蒜, 白糖
做法: 1. 將雞切成小塊放鹽 和料酒拌勻后放入8層熱的油鍋中炸至外表變干成深黃色后撈起待用. 干辣椒和蔥切成3厘米長的段, 姜蒜切片.
2. 鍋里燒油至7層熱, 倒入姜蒜炒出香味后倒入干辣椒和花椒, 翻炒至氣味開始嗆鼻, 油變黃后倒入炸好的雞塊, 炒至雞塊均勻地分布在辣椒中后撒入蔥段, 味精, 白糖, 熟芝麻, 炒勻后起鍋即可。
注意: 1.辣椒和花椒可以隨自己的口味添加, 不過為了原汁原味的體現這道菜的特色, 做好的成品最好是辣椒能全部把雞蓋住, 而不是雞塊中零零星星出現幾個辣椒和花椒。
2. 炸雞前往雞肉里撒鹽, 一定要撒足, 如果炒雞的時候再加鹽, 鹽味是進不了雞肉的, 因為雞肉的外殼已經被炸干, 質地比較緊密, 鹽只能附著在雞肉的表面, 影響味道。
3. 炸雞用的油一定要燒得很熱, 否則雞肉下去很長時間外表都不會炸干的, 就算等了半天炸干了, 那就真的是干了, 一團死肉, 很難吃, 完全沒口感可言. 所以火一定要大, 外面炸脆了, 里面還相對較嫩。
辣子田螺
原料:田螺1000克,干辣椒、郫縣豆瓣、花椒、姜米、蒜泥、醬油、料酒、香醋、精鹽、白糖、雞精、熟芝麻、蔥花各適量。
制作方法:①田螺淘洗干凈入鍋,加清水和料酒、香醋煮沸撈起,去頭部包殼。
②炒鍋加油燒熱,下干辣椒節,炒至呈棕紅色,下花椒、姜米、蒜、郫縣豆瓣炒至香。下田螺翻炒,依次下料酒、香醋、精鹽、白糖、醬油、味精,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熟透、入味,起鍋裝盤,撒上熟芝麻、蔥花即可上桌。
山城辣子雞
原料:土公雞500克,花椒、干辣椒、熟芝麻、料酒、醬油、姜、蔥花、雞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①公雞去內臟洗凈,斬切成小塊。姜、蔥、干辣椒切好備用。
②將雞肉放到碗中,加醬油、料酒、味精、鹽、姜片、花椒等拌勻,腌制 10至15分鐘。
③炒鍋置火上,油燒熱后下干辣椒節炸至棕紅色;放入腌過的雞塊、花椒翻炒,雞熟酥時加料酒、醬油、味精、姜絲,轉中火翻炒2分鐘,用漏瓢濾去余油,起鍋裝盤,撒上熟芝麻、蔥花即可上桌。
魚香肉絲
原料:豬腿肉300克,水發玉蘭片、水發木耳、泡椒、泡子姜、大蔥、蒜泥、淀粉、醬油、香醋、紹酒、精鹽、白糖、高湯各適量。
制作方法:①豬肉切粗絲,玉蘭片、木耳切絲,與肉絲入碗,加精鹽、紹酒、濕淀粉拌勻。
②泡椒剁細與糖、醋、味精、淀粉、肉湯調成糖醋汁備用。
③炒鍋置旺火上,油燒至六成熱,下拌好的肉絲炒散,加泡椒末、姜、蒜和蔥,爆出香味,烹入芡汁,顛翻幾下即可。
毛肚火鍋
原料:黃牛毛肚,青蒜苗,蔥白各250克,牛肝,牛腰,牛脊髓,醪糟汁各100克,鮮菜500克,干辣椒,姜片,豆鼓各40克,雞蛋清6個,牛肉湯2500克,牛油200克
制法:毛肚切三厘米寬,牛腰牛肝牛肉切成薄片,蔥蒜切成8厘米長。牛油75克燒至六成熱,放豆瓣炒酥,加姜末辣椒花椒,炒香,加牛肉湯燒沸,放料酒,豆鼓,醪糟汁燒沸成火鍋,鹵汁。脊髓,毛肚,牛肝,牛腰,牛肉及青蒜苗,蔥段,鮮菜,精鹽,牛油分別裝入盤中即可。
魯菜
1)魯菜 西紅柿炒蟹的制作材料:、
主料:海蟹700克,番茄250克輔料:香菜15克調料:大蔥50克,姜50克,植物油50克,料酒10克,鹽3克,味精2克,白砂糖5克,淀粉(豌豆)5克,香油5克西紅柿炒蟹的特色:菜肴金黃光亮,味咸鮮香中微有柿酸。
西紅柿炒蟹的做法:1.活蟹宰殺洗凈后剁塊,切口處蘸干面粉,放植物油中炸至淺金黃色。
2.西紅柿去皮、蒂,切滾刀塊。
3.滑勺內加植物油燒熱,放入蔥姜末炒香,加入西紅柿煸炒,隨加鹽、味精、白糖炒勻,再加入蟹塊炒勻,用少許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末即成。西紅柿炒蟹的制作要訣: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約1000克。
2)東北菜雞刨豆腐的制作材料:
主料:豆腐(南)400克調料:鹽3克,花椒粉1克,小蔥5克,大蒜(白皮)3克,姜5克,植物油25克雞刨豆腐的特色:清淡,爽口,味道很鮮,是很好的下飯、下酒菜。
雞刨豆腐的做法:1. 將鍋燒熱,加油,燒熱,加入蔥花等煸炒,炒出香味;、
2. 將豆腐放入鍋內,用勺子將豆腐刨碎;
3. 刨碎以后,繼續煸炒一會兒,加上鹽、花椒粉 4. 再加上味精和蒜茸,然后加入適量的水,蓋上蓋子,悶一會兒
5. 打開蓋子,用勺子在豆腐的周邊輕輕地動一動,免得豆腐糊;
6. 等到湯汁兒不多了的時候,即可起鍋;
7. 將炒好的豆腐輕輕地放入盤中,放上一點香菜葉點綴。
粉條燜黃鱔的做法
主料:
黃鱔。
輔料:
粉條、香蔥、姜蒜。
調料:
鹽、糖、料酒、醬油、水淀粉、食用油。
制作步驟:
1、黃鱔宰殺好洗凈、切成段。
2、黃鱔裹上一層干淀粉后炸至金黃色撈出。
3、香蔥切段、姜蒜切末備用。
4、粉條泡軟后切段、紅椒切丁備用。
5、鍋中做油,5成熱時下入姜蒜炒香。
6、下入黃鱔大火煸炒幾下后烹料酒、醬油。
7、加入清水、鹽、糖后燜燒約5分鐘。
8、將粉條放在黃鱔上面,蓋蓋大火收濃湯汁即成。
Ps:
1、黃鱔建議大家讓商家幫忙宰殺。
2、粉條應該避免直接接觸鍋中的加熱部位,否組容易糊鍋。
番茄松鼠魚
特色:形象逼真,色澤鮮艷,鮮嫩酥香,酸甜適口。
主料:黃魚750克。蔥頭20克、水發冬菇20克、水發玉蘭片20克、胡蘿卜15克、熟青豆15克。番茄醬100克、紹酒15克、精湯150克、清鹽5克、白糖20克、醋20克、芝麻油2克、淀粉50克、雞蛋黃15克、精面粉15克。
德州扒雞特色:
主料:雞1只(1000克左右)、口蘑5克、姜5克、醬油150克、精鹽25克、花生油1500克(實耗100克)、五香藥料5克(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組成)。
九轉大腸
主料:豬大腸3條(重約75o克)
輔料:香菜末1.5克、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各少許,蔥末、蒜末各5克、姜末2.5克
油燜大蝦
主料:對蝦4-6頭
輔料:蔥、姜、料酒、鹽、味精、糖、醋各適量
四喜丸子
主料:豬肥瘦肉300克,南薺50克,醬油60克,清湯750克,濕淀粉50克,大蔥白3根,花椒油10克,水發玉蘭片50克,精鹽12克,紹酒10克,雞蛋清2個,蔥姜末10克,姜片10克。
蔥燒海參
特色:(1)、大蔥燒海參,原著為山東名肴,蔥香濃郁,風味獨特。傳入北京后,北京的廚師們根據本地人口味的嗜好,改成了小汁小芡,用油量減少,口味卻更加清新、醇和。 (2)、此菜北京豐澤園飯莊制得最好。海
主料:水發小海參1000克
輔料:大蔥105克,青蒜15克,濕淀粉10克,姜末5克,雞湯700克,姜汁27.5克,糊蔥油50克
香辣蟹
特色:麻、香、鮮。
主料:肉蟹
輔料:蔥、姜、花椒
拔絲山藥
特色:糖絲甜脆香酥,山藥軟嫩香甜,并有健脾、除濕,益肺固腎,益精補氣之功效。
主料:雞皮糙山藥500克,桂花鹵2克,冰糖75克,熟白芝麻油5克,熟花生油1000克
酥鍋
主料:大骨棒、海帶、五花肉、海魚(黃花魚、鲅魚等)、蓮藕、白菜、豆腐(老豆腐)、花生等,以上均需1.5斤左右。也可根據各人喜好,適當填加其它。醬油、醋各一瓶、鹽、糖,酒適量。
山藥炒肉片
工藝:熟炒 口味:咸鮮味
特色:山藥潔白清脆,肉片滑嫩爽口。
主料:山藥300克,豬里脊肉100克
輔料:木耳(水發)50克,
炸春卷
主料:韭菜60克,肉絲160克,雞蛋75克,面粉70克。醬油10克,精鹽3克。水淀粉15克,植物油250克(實耗50克)。
烤大蝦
特色:傳統山東菜,此菜保持原汁原味,色澤紅潤光亮,肉質細嫩鮮美.
主料:鮮對蝦750克,蔥段15克,姜片10克,清湯100克,味精5克,熟豬油25克,白糖50克,精鹽3克,料酒4克,香油2克。
鍋塌豆腐
特色:著名山東菜,成菜呈深黃色,外形整齊,入口鮮香,營養豐富.
主料:豆腐750克,肉茸150克,雞蛋1個,清湯100克.
燜大蝦
主料:大對蝦12只約750克
輔料:蔥段10克,姜片10克
清醬肉
工藝:腌 口味:咸鮮味
特色:清香味美,肥而不膩,越嚼越覺清香適口,是佐酒佳品。
主料:豬腿肉5000克
排骨燉白菜
特色:湯潔白,味鮮香,肉爛脫同。
主料:豬排骨250克,白菜頭250克
輔料:蔥姜,肉湯,清油
整魚兩吃
特色:一菜兩色,上魚兩味,咸鮮、酸甜適口,造型美觀;
主料:鮮妒子魚750克
輔料: 蝦仁25克,胡蘿卜15克、香菜15克、豬肥肉50克、青豆10克、精面粉15克;蔥10克、姜10克、精鹽2克;雞蛋清25克、芝麻油10克、淀粉30克、花生油250克;紅櫻桃2個、番茄醬10克、白糖20克、醋20克、紹酒15克;
四喜鴨子
特色:鴨肉酥爛,口味醇厚濃郁,入口軟爛不膩,富含營養,尤宜老年人食用。
主料:凈雛鴨750克。豬肉30克。蔥10克、姜10克、花椒5克、八角5克、桂皮5克、白糖20克、精鹽5克、味精1克、紹酒21克、濕淀粉15克、芝麻油100克、花生油1500克。 - 觀點2:
- 觀點3:
- 擴展閱讀1:雞蛋餅可以用低筋面粉嗎
- 雞蛋餅可以用低筋面粉嗎 可以的,但不是最佳。低筋面粉是指水份13.8%,粗蛋白質9.5%以下的面粉,由于低筋面粉的筋性弱、顏色白、蛋白質含量低、麥麩含量較少、用手抓容易成團,因此低筋面粉常用來做蛋糕、西餅等食物。當然,低筋面粉也可以用來做雞蛋餅,做出來的雞蛋餅口感會比較軟,沒有韌勁,...
- 擴展閱讀2:做雞蛋餅用高筋粉還是低筋粉做雞蛋餅用哪種粉比較多做
- 1、做雞蛋餅可以使用高筋粉或者是低筋粉,但是用這二者制作出來的雞蛋餅口感會差一些,建議最好用中筋面粉來制作。2、一般制作雞蛋餅都是用的中筋面粉,也就是家庭中最常見的普通面粉。中筋面粉是用整粒麥子直接加工成粉的,其蛋白質含量在8.0%-10.5%左右,用途也比較廣,煎餅、包子、饅頭、面條...
- 擴展閱讀3:雞蛋餅用低筋面粉還是高筋面粉 雞蛋餅面糊怎么調比例
- 1 雞蛋餅用低筋面粉還是高筋面粉 都可以。做雞蛋餅既可以用低筋面粉也可以用高筋面粉,只是低筋面粉和高筋面粉不同的是,低筋面粉做出來是雞蛋餅比較松軟,而高筋面粉做出來的雞蛋餅比較有嚼勁,但這些都不會對雞蛋餅的營養價值造成影響,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主要根據自身的喜好進行選擇。2 ...
- 擴展閱讀4:雞蛋餅用低筋面粉還是高筋面粉雞蛋餅用低筋面粉嗎
- 1、制作雞蛋餅一般是用低筋面粉,因為低筋面粉制作的雞蛋餅吃起來口感更加松軟,如果家中沒有低筋面粉,用普通的家用面粉或者高筋面粉也是可以制作的。2、制作雞蛋餅時在面糊中加入少量的小蘇打醒面,能讓口感變得更好。
- 擴展閱讀5:年夜飯菜譜大全家常菜年夜飯菜譜都有些什么
- 3、【粉絲蒸蝦】這道粉絲蒸蝦,端上桌,紅艷艷地看著水靈,有“紅運當頭”之寓意,吃起來更是讓人沒話說。4、【糖醋排骨】糖醋排骨是道有代表性的家常菜,酸酸甜甜的排骨,大人孩子都喜歡,年夜飯一定要做一盤!5、【腐乳豬蹄】腐乳香氣的紅潤光亮的豬蹄讓人流口水,趁熱夾一塊咸鮮軟糯,涼吃Q彈...
- 擴展閱讀6:年夜飯吃的家常菜
- 合家團圓飯 涼菜:五香牛肉、桶子雞、紅油帶魚、蒜泥黃瓜、姜汁拌西芹、十香如意菜 熱菜:竹報平安(白勺竹節蝦)、五谷豐登(腰果雞丁)、年年有余(糖醋鯉魚)、節節登高(醬燒炸排骨)、錦上添花(蟹黃西蘭花)、洪福齊天(阿五豆腐)湯羹:合家團圓羹(芝麻湯圓)主食:狀元餃子(花邊餃子)、皆...
- 擴展閱讀7:單縣羊肉湯配方
- 1、原料:單縣剔骨青山羊肉15千克,鮮羊骨12千克,果木炭蓋爐燒餅(每份)500克。2、調料:生羊油2千克,白芷50克,草果20克,桂皮25克,良姜25克,凈大蔥白50克,姜塊100克,鹽50克,丁桂面30克,香菜末、青蒜苗末各60克,香油60克,味精60克,香料水150克。3、丁香面、桂子面按1:1的比例...
- 擴展閱讀8:山東日照特產食物有哪些
- 1日照煎餅,山東日照著名的特色小吃,餅薄如紙,色調微黃,質細香甜,柔軟可口,營養豐富,尤其是以小麥為原料制作的煎餅,配以鮮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2五蓮櫻桃,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濤雒羊肉...
- 擴展閱讀9:德州扒雞是什么菜系的菜
- 德州扒雞是魯菜菜系。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之一,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德州扒雞制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后及皇族們享用;五...
- 擴展閱讀10:中國八大菜系代表菜有哪些
- 中國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其中魯菜、川菜、粵菜、蘇菜,形成于清代初期,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