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都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小吃店。“味道很巴適,價格很合適”恐怕是所有來過成都的外地人對成都小吃的統一認識。龍抄手、賴湯元、鐘水餃、擔擔面、韓包子、三大炮、酸辣粉、小籠蒸牛肉、張老五涼粉、牛肉焦餅…… 下面就介紹一下其中幾種: 龍抄手 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龍,而是當初三個伙計在“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取“濃”的諧音“龍”為名,也寓有“龍騰虎躍”、生意興“隆”之意。 賴湯圓 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板賴源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制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現在的賴湯圓,保持了老字號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鐘水餃 鐘水餃創始人鐘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鐘水餃”的招牌。鐘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微甜帶咸,兼有辛辣,風味獨特。 擔擔面 擔擔面在成都進入店堂經營已有四五十年的歷史,它來自小販沿街叫賣的面擔子上。擔子一頭是鍋灶,一頭放著面、碗及準備好的備種調料,隨吃隨下。現在成都有名的擔擔面店開設在成都市文化宮旁。其特點是面條細薄,臊子肉質香酥,調料以蔥花、芽菜、豬油為主,略有湯汁,鮮美爽口,辣不重微酸。 肥腸粉 肥腸粉肥腸粉最著名的應該算是雙流的“白家粉腸粉”了。 口味及選料:正宗的肥腸粉選用的是上等紅薯粉、菜子油及干紅辣椒、花椒等原料,鍋湯則是用肥腸、豬骨頭等以及多種佐料熬制而成。紅油飄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點點,炒黃豆焦黃渾圓。粉條糯軟,滿口留香。夾起顫巍巍的肥腸送入口中,只覺鹵香細膩,滑爽耐嚼。 做法:先將泡好的紅薯放進沸騰的肥腸湯鍋里來回蕩幾下,撈起來后倒入已放好肥腸和調料的大口碗里,最后從湯鍋里舀一大勺沸湯沿粉絲澆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幾粒花生和幾抹蔥花即可。 這個可是我吃的最多的一種,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種吧,任何小店都能吃的到,在學校食堂都有的吃。 珍珠丸子 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鮮,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餡,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顆顆晶瑩剔透,吃了麻辣的東西,可以用來換換口味。 泡粑 是用糯米做的,吃起來松松軟軟的,香甜可口。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的很。5毛一個。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來吃,就解決早餐問題了。 葉兒粑 葉兒粑又叫艾饃,原是川西圖庫農家清明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新都天齋小食店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制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餡心或鮮肉咸餡心,外裹鮮橘子葉,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潤,醇甜爽口,咸鮮味美 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樂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從前多以攤擔形式經營,普遍流行于城市和農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制作豆花需要選用上等黃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細磨為漿,過濾豆渣后燒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調好的紅苕淀粉和石膏水,沖入燒沸的豆漿,靜置讓其凝成豆花。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個品種,用醬油、醋、辣椒面、味精調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燙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黃豆、大頭菜末和蔥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鮮,豆花細嫩,配料酥香,味濃滾燙,別有風味 成都小吃-鹵肉鍋魁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水煮肉片 教科書上寫: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鮮、燙”。從菜的制作大致就能領略:先準備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筍,切片。再將肉片加少量淀粉,和勻旺火,下少許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紅色,加少量湯,待湯燒滾,蔬菜、肉片通通丟進去,略煮(切記不可久煮)然后倒入盆中。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面,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層滾油。一盆還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了。 冰粉 “冰粉”是用一種植物的種子(黑色的象芝麻大小)用紗布包好,放在干凈的水里面不停地搓揉,搓揉過程中會產生出黏液混在水里,然后加上一點點的薄荷,取出紗布包裹的冰粉籽。過不久這些混合物就變成透明的淺褐色的凝固物,晶顫顫的誘人。在碗里放入些冰塊,再用稍大些的勺子盛起一塊冰粉,看它顫顫巍巍的在勺子上晃動,似乎稍許的抖動不穩就會跌落在地而破碎,趕快的小心呵護著放到有冰塊的碗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經過熬制的紅砂糖水。這時的角兒才真正的出場了,如同一幕戲中的大腕兒一般淡定出彩。就是這么簡單不起眼的兩樣東西,讓一出平淡的戲目瞬間的精彩起來。用小勺將碗中的東西一攪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紅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竄著...... 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后,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后來韓文華干脆專營包子, 并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氣, 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頭少,不加兔頭,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鮮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還有五香鹵兔、紅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還經營紅油雞塊、蒜泥白肉、涼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種涼菜。 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 其創業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于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于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 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于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制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設店經營后,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春熙路的龍抄手電話:86666947; 太升南路的鐘水鉸電話:86786762;總府路的韓包子電話:86780784;紅照壁27號夫妻肺片電話:80197018 總府路的賴湯園電話:86629976 還有一家是在城守東大街的成都小吃城,那里面就有很多成都的小吃,都是套餐形式。15元/份,20元/份,30元/份。 1. 店名:文君樓名小吃餐廳 地址:成都市琴臺路12號 電話:028-86138884 2.店名:賴湯圓 地址:總府街27號 電話:028-6629976 3.店名:龍抄手 地址:春熙路南段68號 電話:028-6666947 4.店名:鐘水餃 地址:提督街7號 電話:028-6753402 5.店名:夫妻肺片 地址:火車北站成都大酒店對面 電話:028-3318838 6.店名:擔擔面 地址:太升南路108號 電話:028-6744134 7.店名:韓包子 地址:紅星中路四段116號 電話:028-6667191 8.店名:市美軒 地址:華興正街53-59號 電話:028-6625892 9.店名:成都餐廳 地址:上東大街134號 電話:028-6666085 10.店名:成都小吃店 地址:羊市街17號 電話:028-6641138 11.店名:川北米粉 地址:紅星路四段3號附6號 電話:028-8666626
- 觀點2: 一環路東三段祥和里小?有家重慶土灶火鍋味道不錯,兩個女老板很美哦!斜對面有家竹子屋,菜品都是與竹子有關的,客人也對,味道尚可!繼續往前走,有個面館在煙草專賣的對面,泡豇豆面巴適(27、34、72路) 建設路那邊82信箱宿舍后門正對到有個擺攤攤賣缽缽雞的,晚上才擺出來,我每天晚上就去吃n串,味道不擺了。(27、34、72、6、76路) 原川劇二團旁的青蛙火鍋,他們寫的是“特色湯鍋”哈,現在攢到新鴻路108號,就是電信營業廳的斜對面。我吃過無數次都還是喜歡吃哈。名字叫“四合院”。(27、34、72路) 牛王廟的吳記怪味面搬到書院街切了。牛王廟的家常面好像馬上也要拆了,味道不咋樣。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里頭那家蕎面搬到陜西街西段切了,青石橋附近學道街那家是新開的,不要上當。牛王廟的吳記怪味面。好吃慘了,面里面的那一些燉的稀爛的肘子肉,加上亮燦燦的紅湯,真是非常舒服。但是現在好象搬遷到署襪北街去了,據說還是24小時營業。(4、38、55、58、98路) 牛王廟的家常面去晚了只能在街邊吃!(27、34、12、47、3路,個人認為,可能現在已拆遷了) 現在新修那座安順“廊橋”臨河有排新開的酒吧,有一個胖太婆鹵的雞翅尖之好吃!(49、76、18、31、60路) 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鍋魚,6點以后去排隊要排2個小時能吃上。(76路。另在玉林南街有一家分店。望平街成華國稅旁的川東人家,雞雜隈鍋好吃慘了。(76路)碾河東北角,一家面館,晚去沒面了。(4、58、81、98、27、34、72路) 游樂園后門旁邊有家灌湯包子好吃。從灌湯包子這條路往石油路方向走,右手邊有家鵝掌湯鍋,味道不錯。(6、72、60、61路) 新華職高門口的燒烤,絕對巴適。就是不曉得拆遷走沒有。(4、98、58、81路) 猛追灣街上還有一家玉排骨,沙鍋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6、5、80路) 青龍巷的“葉鴨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鴨,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鴨,晚上6點基本基本就不營業了,而且開了大概20多年了,從來沒有擴大過營業面積,最近拆遷到文武路,公安局旁邊。四二0廠宿舍與五冶宿舍區之間的路上有家“辣王”炒地龍蝦。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鍋,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眾多,從老板到服務員,個個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數次丟過包包,現在不敢去了。(太夸張了3、4、98、58、81、27、34、72路) 牛王廟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晝可羅雀,夜則人潮人海中。來牛王廟,吃非首要,重在學習蜀都之腐敗氛圍,重在看遍全城美女。(估計也拆遷了。27、34、72、12、3、47路) 九眼橋星橋電影院門前小巷,一家三娘串串香,不一定天天開門,但味道的確不錯,特別是牛肉,吃了一遍還想第二遍。(60、27、34、31、18、49、76路) 電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條路上有家“回民餐館”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吃,值得去吃。 青羊區 永陵路口到北巷子方向,有家九尺鵝腸火鍋店,味道鮮美,環境衛生,俺吃火鍋的唯一地方,鮮鵝腸、嫩牛肉,推薦!(109、94、25、42、302路) 博美裝飾城(就是太升南,北路交界的那個十字路口)往紅星路方向走,在工商大廈對到的那個小街里面有家錦新生煎包子,包子不咋樣,煮涼粉很好吃。!(4、6、28、54、98路) 體育中心順城街那道門旁有家紅灶老家川菜館,兔頭與雙流老媽兔頭有一拼,還有霍香魚頭不能不吃(當然不吃霍香者例外),毛芋頭也不錯,蘸白糖吃起滑膩香甜。(16、99、56、75、55、64路) 西安路上棗子巷附近有家老朋友火鍋好吃,就是有點辣,雪花筍子一定要吃,又嫩又脆,還有紅味的嫩牛肉,麻辣鮮香! 西南財經大學南側門外有一家‘月梅燒烤’店,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那里的燒烤和大盤雞也很好吃,還有其他很東西,曾經在西南財大學習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店!(35、17路) 撫琴小區有一家萬春奄鹵味道還不錯。(27、34、43、11路) 蘇坡橋有一家“道君鵝腸(鴨腸)”生意只火爆~~鵝腸和鴨腸、鴨舌都是當天的,絕對新鮮(因為老板本身就是開養殖場的),價錢只公道,腸腸15塊一斤,質量絕對好!!最好吃鴛鴦鍋,白鍋的湯很滋補,燙完菜來一份銀絲粉,下到白鍋里面煮熟和到湯湯撈起來吃(不要蘸油碟)~那個感覺只有吃了才曉得了~~記到,一定要到最后一家,招牌是“道君”的,因為在它的前面沿街都開了很多火鍋,本來是想借光的,但是幾乎都門可羅雀,“道君”就是最后一家了,且有300多桌子,和免費停車場。絕對適合廣大腸腸愛好者消費!(17、84路) 五丁橋頭的香辣蟹就是好吃。(109、33、57、25、54路) 長順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點以后去就沒有位置了。(94、13、5、58、47、109、93路) 東城根街北沿線菌王火鍋,湯鮮菌嫩,營養豐富。(4、98路) 包家巷有個小館子“羅羊肉”,當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點。槐樹街“葉抄手”不擺了。 青羊小區有家很簡陋的串串香,才5張桌子,不過味道好極了。(27、34、11、43路) 五丁橋口光頭香辣蟹在外地比較有名,但個人認為現在已經不行了。(109、33、57、25、54路) 華協電影院后面的“署前街”口,有家無名包子鋪,包子味道極好,現在還開著。(64、4、56、62路) 武侯區 國學巷往南門大橋走,紅門街小學旁一家串串,好像是叫“燕來”,喜歡吃香菜牛肉的無論如何都要去吃一盤哈,先做好等號30分鐘的準備,但是絕對值得,當然,你可以去早點搶位置免得等哈。(28、82、110路) 剛吃了成都老公館的菜,雖然貴了些,但能吃到許多四川美味菜肴,特別是“涼粉鰱魚”“辣椒兔”、“櫻桃肉”,嘖嘖!味道正宗。(109路) 雙楠有一家“老吳家”的“武陵山珍”,全是野山菌類火鍋,味道特鮮,更適合怕麻辣的朋友一品。(45、51、52路) 人南立交橋附近上班,最近發現一特好吃的特色店,在武候區,新加坡花園附近,過了二環路人南立交橋第一個小口子轉右,到了家樂福南門店轉左,找到紫荊東路轉右,第一個丁字路口轉左,50米遠有家“稻香村火鍋”,特色風味是火鍋料爆炒兔頭和鴨下巴,巴適慘了,價錢又不貴!二樓有茶座,在該店吃風味的客人免費打 喝茶,隨便你耍好久哈。(93、61路) 成都磨子橋新世紀電腦城后面有一家匯川魚館,IT業者無人不知,他的辣子魚和涼拌蘿卜絲非常好吃。另有一特點,老板一般會親自幫你點菜,速度奇快,熟客點菜時間一般不超過15秒。不足之處,價格偏貴。(27、34、12、19、72、49、76、503、110、55、6路) 雙楠置信北街有家“四川好人”餐廳,弄的川東鍋兒巴適得很,每次我們都吃得油暴暴的。老板是電影演員雷漢(就是演哈兒師長里頭那個毛軍長的)。另外,他們泡的泡菜才安逸,有7、8個品種,還有土豆泥.....(51、52、45路) 在高升橋的七道堰街(交警總隊賓館前面),有一家豆花飯,味道好極了,而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塊五一人,葷豆花五塊五一人,豆花和飯隨便吃,可以點菜,葷四素一,特別推薦:鮮肉圓子和酥肉,好吃啊!!!(27、34、19、72、77、1、57、53、110、11、19、84路) 玉林的串串已經濫了,紫荊南路的一排重慶火鍋店,味道,價格,服務都很好。(93、61路) 菊樂路上“宣兔頭”,雙楠小區“周大媽”兔頭別有風味。(72、45路) 棕北有家跳跳魚,是白湯熬的魚蘸碟子吃,那個嫩哈。(76、114、77路) 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蔣烤鴨”,現在拆遷武侯大道。肖家河沿街有3家連著的鋪面賣燒烤,味道還可以。但個人認為成都的燒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燒烤還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較好吃。(93路) 濱江路原南紅游泳池邊,有家”PAUL“酒吧,是兩個老外兩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是成都老外的根據地。價格非常便宜。(55、6、28、8路新南門下,從汽車總站那往人民南路走) 肖家河有一家黃辣丁,味道異常鮮美,地盤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憑欄而吃,可惜河水有點臭。但不影響魚的鮮嫩美味,吃完魚后再喊老板開火下素菜,特別推薦藕片和黃瓜,我們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脫下褲子下鍋去撈干凈才罷休。(93路) 玉林中學(高中部)旁邊的小街上有個大盤雞,28元(小份,送三盤手工面,送三個二兩白酒),四個人可以吃飽。(109、61、11路) 玉林菜市有一家重慶盆盆蝦,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個味,還有田螺,(老板說是胡(音)螺,不懂哈)爽!!!(16、99路) 在菊樂路一家蔣排骨,原家在郫縣,味道也不錯。(72、45路) 錦江區 四川大學東區電信科斜后方有家賣餃子的,什么餡都有,而且好吃,每天中午人爆滿。(19、35路) 錦江區紅旗橡膠廠后門處有家餃子館叫"春陽水餃",有點歷史了,有紅味和清湯兩種,分餃子和抄手,味道巴士慘了,好霸道哦,呵呵。 郭家橋西街上有個“老捏兒”每天晚上擺一盆“缽缽雞”,比那個廖記棒棒雞好吃多了!(19、35路) 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里頭那家蕎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55、1、43、56、38、45路) 華興煎蛋面的紅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109、61路) 玉林華興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館的招牌肉園子好吃!(109、61路) 文化宮背后旦旦面那條小巷里面,有家沙鍋飯,冬天去吃正爽。(4、98、58、81、45路) 昂煨峭枚 畢嘈藕芏噯碩枷 謾?好象拆遷了)金家壩有家光頭魚火鍋,用花鏈肉燙,味道比較正宗,不過相對辣一點,而且鋪面很小,稍晚就沒有位置了。煙袋巷的火鍋粉,好吃。伊藤樓下的牛肉粉。好吃。(6、28路) 何氏冷鍋魚。總府街王府井背后,即春熙路之馬路正對面,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聞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視,即睹冷鍋魚。店上牌匾只寫冷鍋魚三字,名頭卻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鍋魚,婦孺皆知。所謂冷鍋魚,即紅湯煮沸之魚片也。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且有新鮮筍干輔之,更具風味。汝問何魚?不曉得也。(4、98、81、58路) 賴湯圓。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麥當勞亦不及。吾最愛其中珍珠圓子,個小,入口冰涼,糯而不膩。厭甜食者忌。(4、98、81、58路-老字號之一)大慈寺,錦江區政府旁邊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過橋米線,味道不錯!(4、98、81、58路) 鹽市口廣場,大業百貨的對門,有一家張烤鴨,不錯。(55、1、43、56、38、45路) 在龍舟路有一家孔亮鱔魚火鍋,味道鮮美!價格合理,是我吃過眾多中比較好的一家。(6、28、55、49、76路,又,在二環路成溫立交橋下也有一家) 金牛區 會展中心背后,有兩家川菜很有名,朋輩餐當家菜牛肉園子湯和涼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紅刪福川菜館”,鍋碗瓢盆都是川西風格,每道菜都別具風味,個人覺得:“酸辣蕎面”“土豆番茄匯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焯瀾取薄傲拱杪懿犯傘奔 ?113、83、56、75、87路) 會展中心旁邊有家朋輩餐,只兩道菜好吃:元子湯,雞米芽菜。(113、83、87、75、56路) 西延線金牛區法院背后有家樂山牛華麻辣燙,是用沙鍋堡湯料,我自己覺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燙好吃多了,而且比較衛生。玉林麻辣燙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衛生。亂七八糟的。(113、48路) 北門張家巷有家“江門葷豆花”,兩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魚香茄子”,魚香茄子是先用油跑過一道,再淋汁,是絕對正宗的川菜做法。沙灣的膳魚火鍋,新開,味道還不錯(27、34、70、75、63、3路) 城郊 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一。推薦“番茄豆腐”。(87、9路) 溫江公平鎮的“胬菜一絕”,沿街擺滿超過200張桌子。清江路上“盆盆蝦”,“板凳抄手”都是好東西。(13路) 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都江堰夜啤酒上有賣“蕎面饃饃”,每次我都要打包。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后來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最近去了幾次,發現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吃“蔣排骨”,排骨少吃一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雙流中心場河濱路,肉德娃火鍋,可品嘗到新鮮田雞,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要早點去,去完了沒車位。成都西郊,四川工業學院旁邊有家鎮江飄湯,巨好吃!!!!(213路) 關于農家樂,高家村附近的啜園很不錯,環境飲食衛生狀況都算是農家樂中的精品。96路到高家村下車(往高新西區方向)54路目前的終點站附近。 雙流白衣小區旁邊有家叫”喬一喬的怪味鵝唇和兔頭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去了雙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都江堰有一家尤氏兔頭和雙流的兔頭有比頭哦! 其他遍步全成都的東東。葉兒耙。此物更神奇,外包糯米粉,內夾白糖或肉餡。夾白糖者無甚特色,且過膩,惟咸耙耐食。耙外裹葉清香,故稱葉兒耙。無店,皆流動小販,推一永久コ?后綁兩巨桶,一路高呼“葉兒耙”,汝即可沖之,買之,吃之。鍋魁。蜀人謂之中國pizza,吾謂之成都肉夾饃。但皮脆餡鮮,非肉夾饃所能及。內夾鹵肉者,最為聞名。店亦遍布成都,隨處可吃。
- 擴展閱讀1:江蘇阜寧特產:馬家蕩螃蟹
- 馬家蕩地處阜寧西南邊陲,是蘇北里下河地區一片廣闊的湖蕩濕地。蘆濤荷海,水鄉澤國,環境優良,盛產優質大閘蟹。海溪湖中皆有蟹,不及蘆葦蕩中蟹。馬家蕩螃蟹有什么營養價值?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螃蟹性寒、味咸...
- 擴展閱讀2:阜寧有哪些特產美食可以推薦?
- 阜寧大閘蟹:作為當地的水產特色之一,阜寧大閘蟹以其肥美的蟹肉和鮮美的蟹黃而聞名。每年秋季是品嘗大閘蟹的最佳時節,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就是為了一嘗這道美味。阜寧板鴨:這是一種傳統的腌制鴨肉產品,以其獨特的風味和悠久的歷史而著稱。板鴨肉質緊實,色澤金黃,香味濃郁,是當地餐桌上的常見佳肴。高郵咸...
- 擴展閱讀3:阜寧特產有哪些
- 阜寧特產有阜寧大糕、阜寧西瓜、戚橋茶干、洪橋蜜桃、野生甲魚等。阜寧大糕:又叫做玉帶糕,因其形狀像絲帶,顏色純白如玉,所以有“玉帶糕”的叫法。阜寧西瓜:是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性產品。戚橋茶干:被譽為蘇北一絕,始于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阜寧特產有阜寧大糕、阜寧西瓜、戚橋茶...
- 擴展閱讀4:阜寧十大特產
- 此地方的十大特產如下:1、阜寧大米:阜寧是江蘇省重要的農產品基地之一,以其豐產的優質大米而聞名。2、阜寧蜂蜜:阜寧擁有廣闊的花海和豐富的蜜源,所產的蜂蜜味道純正,口感豐富。3、阜寧紅薯:阜寧的紅薯肉質細膩,甜度高...
- 擴展閱讀5:銀耳,蓮子,枸杞,紅棗,八寶米,葡萄干,用紫砂鍋煮,怎么搭配好呢?
- 蓮子,補腎強心,補脾 枸杞,補腎養肝,明目 紅棗,補脾,強心。養胃 葡萄干,補充礦物質,益筋骨,補腎 銀耳對肺、腦也很好 以上食品對老人都很好,您可以視老人的身體情況,自行搭配,比如,胃不好,多加些紅棗,.....
- 擴展閱讀6:新西蘭特產都有哪些
- 新西蘭飲品特產 在新西蘭飲品方面最出名的應該是酒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葡萄酒、啤酒以及威士忌。新西蘭葡萄種植于南島馬爾堡以及北島哈克斯灣地區,主要品種為長相思、赤霞珠、霞多麗等。新西蘭啤酒主要有斯泰因拉格、巴萊莫拉等...
- 擴展閱讀7:葡萄干不洗可以吃嗎 葡萄干怎么洗干凈
- 3 洗過的葡萄干怎么處理 葡萄干洗過以后可以把它晾干以后再吃,這樣口感會更好一些,葡萄干清洗以后也可以放到微波爐里面或者烤箱里面稍微加熱一下,讓它表面的水分能夠蒸干,也可以讓味道變得更加不錯,葡萄干上面是有...
- 擴展閱讀8:沈陽哪里買特產
- 圣源堂土特產。根據查詢百度地圖得知,在沈陽圣源堂土特產可以買到特產。圣源堂土特產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渾南新區智慧三街白塔河路9號樓1-2。
- 擴展閱讀9:吐魯番家訪葡萄干能買嗎
- 3、吐魯番家訪葡萄干是一種多樣化的美食,有多種品種和口味,如無核白、特級綠、無核綠香妃、無核玫瑰香妃、無核紅香妃、王中王、馬奶子、男人香、玫瑰香、金皇后、香妃紅、黑加侖、沙漠王、巧克力、酸奶子、瑣瑣等,可以滿足...
- 擴展閱讀10:酸辣粉培訓哪里正宗
- 食味源餐飲技術培訓總校。1、材料方面。食味源餐飲技術培訓總校的酸辣粉培訓的材料是粉,高湯、油辣椒,二荊條辣椒100克,白芝麻15克,秘制香料粉15克,秘制飄香粉5克,菜籽油600克等,材料非常齊全。2、口感方面。食味源餐飲...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