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1、枸杞與牛奶相克:忌與乳制品同食。
2、枸杞與人乳相克:忌與乳制品同食。
3、枸杞與羊奶相克:忌與羊奶同食。
4、枸杞不要與綠茶一起泡飲。
5、枸杞不要與狗肉、牛肉、牛乳同吃,還有螃蟹等食物同食。
6、枸杞不能過量食用
枸杞子適合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過程,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枸杞子含甜菜堿、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鈣、磷、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過量食用枸杞子會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脹不舒服等。
擴展資料:
枸杞別名:
在中國枸杞有很多民間叫法,如茍起子、枸杞紅實、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紅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紅耳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在寧夏枸杞主產區,寧夏省中寧縣,農民們習慣稱呼枸杞為“茨”,茨即蒺藜。
這是由于野生枸杞與蒺藜相似,常被混采作燒柴,在民間把“茨”當作枸杞的俗名叫慣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日常可吃枸杞進補,警惕枸杞6大食用禁忌 - 觀點2: 綠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別用開水沖泡飲用,對人體很有益處,不少人把它們放在一起沖泡。但是,綠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餐館里流行的八寶茶中也是既有綠茶又有枸杞,雖然綠茶的量比較少,但也不宜多喝。
枸杞與煉乳、牛奶、人奶、相克,忌與乳制品同食。也不要與狗肉、牛肉、牛乳同吃,還有螃蟹等食物同食。當作為藥用時,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由于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最好不要吃。另外,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枸杞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和治療作用。任何滋補品都不要過量食用,枸杞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較合適;如果想起到治療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 - 擴展閱讀1:燒烤要怎么做
- 烤牛肉香味濃郁,咸甜適口,烤香濃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原料:醬油1000克 清酒200克 味淋〔注〕100克 白糖500克 牛肉粉200克 胡椒粉150克 味精100克 大蒜100克 生姜200克 洋蔥500克 梨500克 香油50克 熟芝麻50克 清水4000克 制法:1.將湯醬油、清酒、味精、白糖、清水放入一容器中攪拌均勻...
- 擴展閱讀2:誰能告訴我燒烤配料的密方嗎?
- 1號秘制燒烤粉:鹽、味精各10克,乙基麥芽酚、牛肉粉、肉寶王各8克,嫩肉粉3克,羊肉香粉、孜然粉各6克,胡椒粉4克。適用于烤制時蔬類。2號秘制燒烤粉:玉米淀粉300克,鹽200克,味精150克,guan xiang xing 秘制調料包 牛肉粉40克,香菜粉30克,蒜香粉80克,羅勒葉20克,拌勻即可。
- 擴展閱讀3:牛肉粉可以腌肉嗎?燒烤肉串
- 當然可以建議少放一點。
- 擴展閱讀4:燒烤放牛肉粉行嗎
- 可以
- 擴展閱讀5:做八寶粥是放紅糖、白糖還是冰糖好?
- 白糖比較細碎,容易溶解,日常用它來給粥增甜很方便,不影響粥的其他味道,但營養價值就很差了。冰糖塊大,適合用于長時間熬煮湯羹時使用。大塊晶體緩慢溶化,熬煮過程中部分水解成轉化糖,會讓甜湯有更好的口感。不過,吃八寶粥的時候是先做好粥后加糖,大塊冰糖不容易化開,就不適合放在粥里了。
- 擴展閱讀6:在家常菜中我們可以用檸檬做些什么呢?
- 檸檬蔬菜沙拉:將生菜、黃瓜、番茄、紅椒等蔬菜切成適當大小的塊狀。在碗中混合橄欖油、檸檬汁、鹽和胡椒粉,攪拌均勻后倒入蔬菜中拌勻。可以加入一些堅果或奶酪丁增加口感。檸檬烤土豆:將土豆洗凈切塊,用鹽、胡椒粉和檸檬汁腌制。將土豆塊放入烤盤中,撒上橄欖油和切碎的迷迭香。預熱烤箱至200攝氏度,...
- 擴展閱讀7:是什么原因重慶特色三角粑比手抓餅更受重慶人喜愛?
- 因為三角粑是重慶的特色小吃,尤其是老重慶人印象深刻;重慶人都喜愛的美食;手抓餅則是近幾年火熱的中國臺灣小吃,在重慶也非常受歡迎;但三角粑在重慶人的心中還是三角粑分量更重,更喜愛!
- 擴展閱讀8:越南買的特產可以寄回中國嗎果蔬干和咖啡
- 可以寄或者托運的。廣西東興市河內胡志明市越南語翻譯考察旅游為你解答。祝旅途愉快。
- 擴展閱讀9:大寧黨參屬于哪兒的特產
- 巫溪境內山大坡陡,河谷縱橫,海拔1500—2500米的高寒地帶,云霧繚繞,土壤疏松,深厚肥沃,特別適宜黨參生長,且無工農業污染,農業環境質量達標.因巫溪古稱大寧,所產天然黨參被稱為“大寧黨”,為純天然綠色產品。大寧黨參是...
- 擴展閱讀10:山區蜂蜜屬于哪里的特產
- 薊縣山區蜂蜜主要有槐花蜜、荊條蜜、益母草蜜、棗花蜜等蜂蜜的物理性狀:純正優質的新鮮成熟的蜂蜜,是粘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膠狀液體,味甜,具有較濃郁的香味。質量較次的蜂蜜常常帶有苦味、澀味、酸味或臭味。溫度低于10℃...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