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制作烏米飯,需要很多的工序,很多的時間。第一步,就是處理新鮮的烏飯樹葉。
將新鮮的烏飯樹葉(南燭樹葉)洗凈,放在石臼里,用頂頭套了石塊的木棰杵碎。這個過程,需要力氣,手臂會非常酸痛。因為樹葉子不是那么容易碎的,石棰也是很重的。當然,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清香撲鼻而來,這股香味就是烏米飯香氣的初始由來。
將搗爛的葉子放入清水浸泡紗布包裹,反復擠壓,濾出縹青色的汁水。這個時候,需要人力——一個人顯然是難以拉住紗布的四個角的。
過去江南的村子里,巧婦們都很擅長烹飪烏米飯,她們將所有的樹汁和渣渣一股腦包住,直接放鍋里;或者,渣渣和汁水都在鍋里,將裝了米的筲箕坐在其中。
南燭樹葉,上色功力特別強。所以只要用手捏過一次,整只手都會黑漆漆的,連指甲縫里都是,感覺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植物。
當然,現在大部分人不可能再這樣費力去處理,還有更簡單的操作,就是清洗干凈后就放進機器里攪榨出汁即可。但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處理樹葉還是用雙手更合適,有人的溫度,祖祖輩輩都用手處理這些食材,換成了機器更理性了,但葉子出的湯汁似乎會有點弱化。
所以,干脆還是直接買上那搗好汁的可樂罐,偷偷懶。
2.烏糯米
接下來,就需要用到糯米了。讓汁水倒入淘好的糯米中,大約一個晚上的時間,糯米和烏樹汁就充分融合了。
烏好的糯米,不是黑色的,是烏青色,或說墨綠色,所以古人稱 “ 青精 ”。
烏米變熟,兩種方式:煮或蒸。煮的,稍軟;蒸的,稍硬,在我們家中,其實做法最簡單,就是丟到電飯煲里煮。
煮好后,打開電飯煲的蓋子,清香撲鼻,那種香氣讓人難忘,熱氣散盡,烏飯就閃著六親不認的黑色光澤,呈現在你面前了。
過去,吃烏米飯其實很有儀式感。糯米飯本身是耐消化、能量足的飯食,以前請人干筑墻之類的重活,東家往往要做糖炒年糕或糯米飯給幫工吃,這可以算說是“開田飯”。
插秧開始,就正式進入了農忙季節,飽食一頓糯米飯,而且是加烏飯葉做的,既補充體力,又防水田里螞蟥蚊子的叮咬,甚是合理。 - 擴展閱讀1:天熱大米長時間浸水悶在電飯煲里變味了怎么辦?
- 扔掉,大米發霉,叫黃曲霉毒素,即使高溫條件下也無法殺死,而且黃曲霉毒素容易誘發肝癌。
- 擴展閱讀2:大米泡水了過夜了還可以吃的嗎
- 現在的溫度干凈的清水,只要不變味就還能吃。大量的要是著火消防用水、雨水、漏水,最好將浸水表層部分晾干做飼料。其它可晾曬可做釀造用。
- 擴展閱讀3:糯米飯團的味道怎么樣?
- 其次,糯米飯團的餡料也是影響其味道的重要因素。常見的餡料有紅豆、綠豆、花生、芝麻、紅棗、蓮子等,每一種餡料都有其獨特的風味。紅豆餡的糯米飯團,紅豆香甜軟糯,與糯米的糯感相得益彰;綠豆餡的糯米飯團,綠豆清香爽口,與糯米的糯感形成鮮明對比;花生餡的糯米飯團,花生香脆可口,與糯米的糯感...
- 擴展閱讀4:微波爐能烤披薩么披薩是什么
- 1、微波爐能烤披薩。2、一般中火烤制12-14分鐘即可,烤的過程中可以中途看一下有沒有熟,時間的長短可能略有差異。(根據微波爐的不同品牌,具體時間可自行掌握,最好停機幾次看烤熟的程度再設定時間)。3、比薩(Pizza),又稱為比薩餅、匹薩、批薩、披薩,是一種發源于意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頗受...
- 擴展閱讀5:微波爐可以烤披薩嗎
- 當然可以用微波爐烤披薩。將披薩放入微波爐中,用中火烤制大約12-14分鐘,期間可以暫停查看披薩是否已經烤熟,根據微波爐的品牌和功率,烤制時間可能需要適當調整。以下是制作披薩的用料:主料:- 面粉 200克 - 鹽 3克 - 調和油 10克 - 泡打粉 3克 - 溫水 100克 調料:- 番茄醬 1個 - 洋蔥 1...
- 擴展閱讀6:煮好的八寶粥時間長了為什么會變的很稀,有什么辦法嗎?
- 告訴你八寶粥配料:大米、花生、紅豆、紅棗、桂圓、花豆、紅米、枸杞,最重要的一定要加糯米,可以使粥粘稠,記住,一次把水加夠。
- 擴展閱讀7:粥的做法,寶寶輔食小米粥怎么做好吃
- 小米粥做法如下:米洗凈,冷水燒開后放入小米,煮開后,改小火煮,待米粒已爛且粥掖粘稠時即可關火盛出。1、要在水完全沸騰了之后再放入小米。這樣不但粥熟得比較快,而且還不會糊底。2、想要小米粥更好吃的話,可以加入白米、糯米一起熬煮這樣煮出來的小米粥濃稠香黏,更講究一點的還可以加麥片...
- 擴展閱讀8:寶寶小米粥的幾種做法 怎么煮小米粥
- 一:蛋黃南瓜小米粥材料:熟蛋黃、南瓜泥、小米粥。做法1、小奶鍋煮上小米粥;2、再煮熟一個雞蛋;3、粥快煮好時,將南瓜洗凈,去皮切小塊,隔水蒸熟后壓成泥,再取一顆蛋黃碾碎;4、將蛋黃碎,南瓜泥,倒入小米粥中拌勻即可。二:小米粥適合7-8個月寶寶材料:小米 4/5杯、大米 1/5杯、水 5杯做...
- 擴展閱讀9:寶寶輔食小米粥的做法有哪些
-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 擴展閱讀10:母乳性腹瀉的寶寶喝大米粥還是喝小米粥
- 小米粥營養好!最好讓孩子吃花樣飯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