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有朋友問:為什么我每次蒸饅頭總是沒彈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發面的啊,還有什么竅門嗎?
我第一回做饅頭,做出來得也是沒什么彈性,很實的一個饅頭。主要還是發酵過程沒注意好,特別是沒有進行第二次發酵。
另外,酵母并不是放得越多就越好,它的使用量為面粉重量的1%~2%時,這時的發酵能力是最強的。
這里分享兩款饅頭的做法,僅供參考。
【刀切饅頭】
【主要材料】:中筋或是低筋面粉200克、干酵母粉3克、水100毫升、白糖20克、豬油20克
【制作方法】:
1、將干酵母粉撒入水中,攪拌溶化成酵母水備用。
2、將面粉取出(新手最好用稱量,這樣準確),加白糖拌勻,鋪撒在案板上,中間開個手掌小的窩。
3、將溶化好的酵母水全部倒入面粉窩內,用刮板翻拌成絮狀后,再用手將全部面粉按壓成團。
4、用手掌根將面團推按出去,收回來,再換個角度推按,反復數次,按成一個粗糙的面團。
5、將面團撕壓成面片狀,將豬油均勻抹在面團上,用捏按的手法讓面團吸收豬油,然后再采取上述揉面的方法,再次用力揉面,直至油脂充分吸收,面團光滑。
6、面團蓋上保鮮膜,靜置5分鐘。案板和面團上撒少量干面粉,將面團取出放在案板上,用搟面杖壓平,搟成長方面面片,光滑面朝下,底邊壓薄,一點點卷起來卷緊。
7、收口朝下,手輕壓面團略整形,切成三指寬的面劑。
8、切好的面劑間隔(一定要隔開距離)放入鋪好濕墊布(不能用干墊布,否則蒸好后會粘連在一起)的蒸屜內,蓋上鍋蓋,放在溫暖處發酵20~30分鐘(視當時的環境溫度和面團發酵情況適當調整時間)
9、發酵好的面坯明顯變大,用手輕按能快速回彈,說明已經發酵完成。蒸鍋內燒開水,將蒸屜放上,中火蒸10分鐘關火,過5分鐘后取出即可。
【Tips】:這款刀切饅頭用的是一次性發酵法。揉面的時候要大力快速揉面,以免揉制的過程中面團開始發酵。如果發現面團內部有氣泡,可用搟面杖按壓排氣或用牙簽刺破排氣。
【奶香白饅頭】
【主要材料】:中筋或是低筋面粉500克、干酵母粉3克、牛奶280克、白糖20克
【制作方法】:
1、將稱量出來的面粉倒入和面盆,加入白糖拌勻;酵母粉和牛奶混合拌勻,倒入拌勻的面粉,邊倒邊用筷子撥散成面絮狀,然后用手揉和成光滑面團,蓋保鮮膜,放溫暖處靜置,發酵至約2倍大。
2、案板撒上少量的干面粉,取出發酵好的面團,加適量干面粉揉進面團,再加面粉揉搓,反復用力揉至面團排盡空氣,切面沒有明顯氣孔,手感光滑,有勁度。揉面充分,饅頭層次分明,組織細膩。
3、將揉好的面團分成6~8份,再逐個揉均勻光滑,整圓,用兩手將面團搓高成生坯。
4、蒸鍋先加好冷水,將生胚放在濕墊布上,蓋上鍋蓋,醒發20分鐘。醒發好的饅頭坯拿在手里有輕盈的感覺,直接開大火蒸制,上汽后計時15分鐘,關火后再悶5分鐘開蓋。
【Tips】:
1、二次醒發要到位,時間可靈活改變,夏季氣溫高醒發15分鐘就可以了,而冬季氣溫低,一般需要30分鐘才能醒發好。
2、蒸的過程中,要防止鍋蓋上邊緣的水滴落到饅頭上,可以圍鍋墊一條毛巾。
3、計時要從鍋子冒熱氣開始;關火后,不要急著打開蓋子,悶5分鐘后再開。這是為了防止饅頭在高溫情況下突然開蓋遭遇冷空氣,而變得塌陷。
做饅頭沒有那么復雜,建議新手做面食類食品,最好還是用稱量工具,面粉、水、酵母都稱一下,這樣誤差不會很大。做的過程需注意揉面與發酵這兩個過程,那么自己做出來的饅頭也會很好吃的。 - 觀點2: 1
蒸饅頭不松軟什么原因
蒸饅頭不松軟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1、饅頭的發酵率不足,導致內部組織的支撐力不夠,面團無法完全膨脹,因此會出現干癟、發硬等情況。
2、發酵時間過長,使面團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已經大部分釋放,再蒸饅頭時,酵母起不到作用,所以饅頭會出現不蓬松情況。
3、蒸饅頭的時間過長,使其中酵母大量發酵到了極限,造成面團營養流失較多,從而出現發硬、不蓬松情況。
2
蒸饅頭放什么會松軟
加堿。
大部分人蒸完饅頭后會發現饅頭不松軟,甚至有些發硬的口感,這時可以在蒸饅頭時,放入適量的堿,不僅能夠增加發酵的速度,還能中和掉面粉發酵后出現的酸性物質,使饅頭味道香甜、口感松軟,但是要把握堿的量,堿過多的話,不僅會破壞饅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使饅頭發黃、口感硬,而且人體食用堿過多,會出現便秘、腹脹等消化不良情況,因此蒸饅頭一般建議放3-5克堿即可。
3
蒸饅頭要多長時間
水開后蒸15分鐘左右。
饅頭是一種傳統的面食,其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康物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人體適量能夠補充營養,增加飽腹感,提高自身免疫力,而蒸饅頭的時間需要把握,以免時間過長流失大部分營養成分,使饅頭口感發硬,一般情況下,在水開后中火蒸15分鐘饅頭即可熟,具體可用手捏饅頭底部,出現回彈情況,證明熟了。
4
蒸饅頭怎么做松軟好吃
蒸饅頭的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準備面粉、煉乳、發酵粉、白糖、鹽、溫水適量。
2、接著將白糖、發酵粉、煉乳和溫水一起攪拌均勻。
3、緊接著在碗中倒入面粉,緩慢多次加入溫水揉搓成團,無顆粒物時,倒入發酵粉混合液和適量的鹽,繼續揉搓,在揉搓時,可在手部涂抹適量的食用油方便揉搓。
4、然后將揉搓光滑的面團放在碗中,用保鮮膜蓋好后,靜置2小時,使其發酵,
5、最后將發酵好的面團,揉搓成饅頭即可放在蒸籠中蒸。 - 觀點3: 饅頭蒸好后不松軟,沒彈性,這種情況多數都是發酵不足,面團無法膨脹的原因。饅頭蒸制過程中雖然有些膨脹,但發酵不足時,內部組織的支撐力遠遠不夠,所以饅頭熟了也不柔軟,沒彈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延長面團發酵的時間,尤其是二次醒發的時間。另外面團做的再軟點,面粉筋度別太高,或者適量增加干酵母的用量。先看一下松軟有彈性的南瓜饅頭。到百度首頁
百度首頁
登錄
為什么每次蒸饅頭都不松軟,沒彈性?有什么好辦法呢?
娟姐說饅頭
發布時間: 19-06-20
21:23
我們在家做饅頭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做法都對,為什么蒸出的饅頭總是不松軟,還沒彈性呢?
饅頭蒸好后不松軟,沒彈性,這種情況多數都是發酵不足,面團無法膨脹的原因。饅頭蒸制過程中雖然有些膨脹,但發酵不足時,內部組織的支撐力遠遠不夠,所以饅頭熟了也不柔軟,沒彈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延長面團發酵的時間,尤其是二次醒發的時間。另外面團做的再軟點,面粉筋度別太高,或者適量增加干酵母的用量。先看一下松軟有彈性的南瓜饅頭。
老面南瓜饅頭
下面我就詳細說下,在家蒸饅頭怎樣才能松軟有彈性。
一、首先是面粉的選擇
其實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和低筋面粉都可以做饅頭。但是不同的面粉,不同的制作方法,做出的饅頭口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家里做饅頭,當然要做自己喜歡的口感。喜歡有嚼勁的就用高筋面粉;喜歡松軟還有點嚼勁的就用中筋面粉;如果喜歡松軟可口的就用中筋面粉,再加點低筋面粉。
如果用老面做饅頭也是同樣道理,不同的面粉口感不一樣。而且老面加的比例多少也影響口感。
我平時喜歡用中筋面粉做饅頭,這種面粉做饅頭比較好操作,做出的饅頭松軟有嚼勁。如果喜歡吃松軟可口的,還可以加20%左右的低筋粉進去。
另外,選好面粉后,水也要加的合適,一般面與水的比例是2:1。但不同的面粉吸水率也不一樣,所以有時水要適當再多加點。正常饅頭面團揉起來有彈性,軟硬適中,水放少了就偏硬。如果是做老面山東饅頭,面團可以和得硬點。揉面很重要
面團發好后,揉面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剛發好的面團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孔,這時的面團一定要揉勻排氣。揉好的面團表皮光滑,內部氣孔細小均勻。面團要揉到看不見干粉,越揉越有彈性。揉面是用手掌向上推壓面團,揉長了,從一頭折起來再揉。揉一會就讓面醒發幾分鐘,這樣反復揉兩三次,蒸出的饅頭細膩柔軟。
我有時揉不動,就用搟面杖壓面,壓出的面很光滑,也省勁。但千萬別壓過油。壓狠了,饅頭生坯醒發的慢,而且蒸出的饅頭皮像有層小硬殼。
另外,用干酵母做速發的刀切饅頭時,我用的是一次發酵法。也就是饅頭成型前面團不需要基礎發酵,那么面團內部就沒有那么多的孔洞。但是,饅頭在整形前,也要把面團壓幾次,弄光滑。饅頭的二次醒發特別重要,是蒸饅頭過程中的最后一次發酵。這次醒發看似簡單,卻是最難控制的環節。二次醒發溫度最好在36度左右。醒發溫度過低時,醒發的慢,饅頭成品不夠挺立。
還有濕度也挺關鍵。濕度過小的話,饅頭表皮干燥,饅頭生坯膨脹的也慢。但是,如果濕度過高,饅頭表皮容易產生水泡,成品外觀也不挺立。 - 觀點4: 以前我蒸饅頭也是常常遇到這個問題,后來我慢慢的總結,知道了如何把饅頭蒸好。
第一酵母粉的量要合適一般要酵母和面粉的比例為1:10,冬季氣溫低時,可以加2-3克,夏季可以適當少些。酵母粉的量不能過多,有些人怕面粉發酵不起來,就多放酵母粉,其實這是不對的,酵母放太多容易引起發酵過度,面粉里產生的氣泡過多,使面筋支撐不住,這樣的蒸的饅頭自然也就沒有彈性了,而且表面還不光滑,有氣泡。

第二發酵好的面要揉搓到位所謂的揉搓到位,并不是讓你用力的使勁揉,揉面是有技巧的,把面團的邊緣稍微往中間拉,手掌的魚際不能使勁往下按,要稍微用力,類似用手捏的狀態,實在不會揉,你就用搟面杖搟,或者把面搓長了,換個方向再搓長,只要不讓它使勁折回來就行。你用力把面往回折,使勁往下按,會把剛剛形成的面筋折斷,這樣的面沒有面筋自然也就沒有彈性,而且使面表面有裂痕,一點都不光滑,這樣的饅頭不但好吃還難看死了。

第三蒸的時候的火的大小控制過去生活條件不好,家家用煤爐做飯,從來沒見誰家的饅頭蒸不好,我記得小時候我媽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大,表面光滑,放在嘴里吃有嚼勁,越嚼越甜。現在我們的條件好了,很多人反倒不會蒸饅頭了,為什么?我們現在家里都用煤氣,煤氣的的火力比煤爐大N多倍,蒸饅頭只要幾分鐘就開鍋了,沒給面一個足夠的時間來發酵;火力過大,加上現在用的鍋密封性都好,多數是不銹鋼鍋,使蒸汽在鍋蓋的內表面形成水滴,水滴變大,滴落在饅頭上,面還沒發酵就給燙熟了,這樣蒸出的饅頭一定是“死面的”。

第四蒸好了以后幾分鐘后再出鍋我們蒸饅頭的容器密封性好,里面的溫度和壓力和外界都不一樣,蒸好里立刻開鍋蓋,會導致因內外的溫差和壓力差讓饅頭回縮,這樣的饅頭自然也是沒有彈性的,解決的方法是要等一會兒,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別著急,等晾涼了再打開。
這些是我這些年蒸饅頭慢慢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對你能有幫助,如果有遺漏的地方或你有更好的經驗歡迎在評論去留言,感謝收看! - 觀點5: 饅頭蒸好后不松軟,沒彈性,這種情況多數都是發酵不足,面團無法膨脹的原因。饅頭蒸制過程中雖然有些膨脹,但發酵不足時,內部組織的支撐力遠遠不夠,所以饅頭熟了也不柔軟,沒彈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延長面團發酵的時間,尤其是二次醒發的時間。另外面團做得再軟點,面粉筋度別太高,或者適量增加干酵母的用量。
一、首先是面粉的選擇
其實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和低筋面粉都可以做饅頭。但是不同的面粉,不同的制作方法,做出的饅頭口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家里做饅頭,當然要做自己喜歡的口感。喜歡有嚼勁的就用高筋面粉;喜歡松軟還有點嚼勁的就用中筋面粉;如果喜歡松軟可口的就用中筋面粉,再加點低筋面粉。
如果用老面做饅頭也是同樣道理,不同的面粉口感不一樣。而且老面加的比例多少也影響口感。
我平時喜歡用中筋面粉做饅頭,這種面粉做饅頭比較好操作,做出的饅頭松軟有嚼勁。如果喜歡吃松軟可口的,還可以加20%左右的低筋粉進去。
另外,選好面粉后,水也要加的合適,一般面與水的比例是2:1。但不同的面粉吸水率也不一樣,所以有時水要適當再多加點。正常饅頭面團揉起來有彈性,軟硬適中,水放少了就偏硬。如果是做老面山東饅頭,面團可以和得硬點。
二、揉面很重要
面團發好后,揉面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剛發好的面團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孔,這時的面團一定要揉勻排氣。揉好的面團表皮光滑,內部氣孔細小均勻。面團要揉到看不見干粉,越揉越有彈性。揉面是用手掌向上推壓面團,揉長了,從一頭折起來再揉。揉一會就讓面醒發幾分鐘,這樣反復揉兩三次,蒸出的饅頭細膩柔軟。
我有時揉不動,就用搟面杖壓面,壓出的面很光滑,也省勁。但千萬別壓過油。壓狠了,饅頭生坯醒發的慢,而且蒸出的饅頭皮像有層小硬殼。
另外,用干酵母做速發的刀切饅頭時,我用的是一次發酵法。也就是饅頭成型前面團不需要基礎發酵,那么面團內部就沒有那么多的孔洞。但是,饅頭在整形前,也要把面團壓幾次,弄光滑。
三、饅頭的二次醒發關系到饅頭是否松軟有彈力
饅頭的二次醒發特別重要,是蒸饅頭過程中的最后一次發酵。這次醒發看似簡單,卻是最難控制的環節。二次醒發溫度最好在36度左右。 - 觀點6: 蒸饅頭沒彈性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面團根本沒有發酵起來就被制作成了生胚,生胚也沒有經過二次發酵直接上鍋蒸了。如果第一次發酵到位,即使沒有經過二次發酵的饅頭也會回彈,只是彈性不如經過二次發酵過的饅頭。也可能是鍋蓋上的正氣水滴落,導致饅頭成死面團,但是這種情況不會出現一鍋端的現象,一般都是個別的饅頭成死面團。
饅頭沒彈性主要原因
1、饅頭酸了不回彈
面團放在案板上后,放入的食用堿水太少,沒有達到酸堿中和的狀態,再加上醒面十來分鐘,饅頭會越來越酸,鍋中蒸出來的饅頭肯定是酸的,而且不回彈。
2、饅頭不熟不回彈
饅頭蒸上鍋后,火力一定要夠,不可以火力太小,饅頭最怕的是火力忽大忽小,這樣就會影響到饅頭的真正發酵,就打亂了它的正常狀態,因此饅頭會不熟,也就不回彈了。
3、饅頭面軟不回彈
發的面非常軟,醒好的饅頭也軟趴趴的,放入蒸籠蒸出來的饅頭,也是軟趴趴的,因此不會出現回彈。
4、火力不夠不回彈
饅頭上鍋后,一定要控制好火力,不可以太大也不可以太小,火太小饅頭頂不起來,火太大,饅頭反應不過來,因此就會出現饅頭不回彈。 - 觀點7: 蒸出來的饅頭沒彈性,原因有兩個:一是面團揉得不夠久,二是沒有二次醒發,這兩個小技巧若沒有掌握好,蒸出來的饅頭容易沒彈性,不松軟,且口感變硬。
蒸饅頭小竅門:
一、酵母的使用方法有人在做饅頭時,將干酵母倒入面粉中直接揉面,這種方法酵母的作用沒辦法發揮出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用溫水將酵母攪拌均勻,再加入面粉充分揉合。
二、面粉的選擇蒸饅頭的面粉可選普通面粉,或是中筋面粉,其他類面粉不建議使用。
三、揉面揉面時加的水要用溫水,大約在49度左右,水的量要控制好,不要一次性倒入,應邊倒邊將面粉攪拌成面絮,先將酵母水加完,不夠再加適量水,最后揉成三光面團,即:手光、盤光、面光,將揉好的面團放著醒發,發至1倍大,大約可放個2小時左右。
四、再次揉面第一次醒發好的面團,在案板上再次揉成長條,切成面劑子,最后將切好的劑子放入蒸籠,再次醒發,發至原來1.5倍或2倍大,這個時間大約在半小時左右。
五、蒸饅頭將充分醒發后的面劑子,上鍋大火蒸上20分鐘左右,最后再燜5分鐘,要記得蒸熟后的饅頭不要馬上打開鍋蓋,會出現饅頭回縮。 - 觀點8: 水,和面的水是很有講究的,有句老話說的好,“夏季冷水和面,冬季溫水和面”。這個冷水不用解釋了。就用涼白開就可以了。這個溫水的水溫要控制在35-45度左右,太高了燙手,太低了起不到應該有的作用、酵母
蒸饅頭和面要加入適量的酵母粉,或者老面肥都是可以的。老面肥就是上一次蒸饅頭和面剩下的一塊面。用老面肥發面的時候要注意適量的加入一些堿水中和一下,要少量多次添加。揉出的面團表面光滑不粘手就證明堿的用量合適了。
和面(揉面)
這里蒸饅頭用的面是中筋面粉,不要用高筋或者低筋面粉,高筋用于包餃子和做面條,低筋是餅干或者蛋糕之類的食物。面粉準備好后放入適量的酵母后,分多次少量加水和面,揉到面團表面光滑,蓋上表面浸濕的屜布,常溫下醒面40分鐘左右,夏季天氣熱20分鐘左右就好了,如果你家已經來暖氣了,室溫在20多度,也可以縮短醒面的時間,大概控制在20-25分鐘。面團醒發到原來體積的兩倍大小就是正好了。撕開表面,可以看到比較均勻的蜂窩眼。 - 觀點9: 饅頭蒸好后不松軟,沒彈性,這種情況多數都是發酵不足,面團無法膨脹的原因。饅頭蒸制過程中雖然有些膨脹,但發酵不足時,內部組織的支撐力遠遠不夠,所以饅頭熟了也不柔軟,沒彈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延長面團發酵的時間,尤其是二次醒發的時間。另外面團做的再軟點,面粉筋度別太高,或者適量增加干酵母的用量。
饅頭的二次醒發關系到饅頭是否松軟有彈力
!
饅頭的二次醒發特別重要,是蒸饅頭過程中的最后一次發酵。這次醒發看似簡單,卻是最難控制的環節。二次醒發溫度最好在36度左右。醒發溫度過低時,醒發的慢,饅頭成品不夠挺立。
還有濕度也挺關鍵。濕度過小的話,饅頭表皮干燥,饅頭生坯膨脹的也慢。但是,如果濕度過高,饅頭表皮容易產生水泡,成品外觀也不挺立。
在家里蒸饅頭時,一般沒有專門的發酵工具。想要控制好二次醒發,具體該怎么做呢?可以在鍋里事先燒些溫水,水不要燒開,四十度左右就夠用了,然后把籠屜放上面醒發
那么怎樣判斷二次醒發好了呢?用時間來判斷是不準確的,由于溫度、濕度及面團軟硬等不確定因素,時間只能作為參考。看時間的同時還要看看饅頭的外觀。醒發適度的饅頭生胚膨脹到1.5倍左右大小。醒發好的成品明顯變大,變輕,表皮還有點濕潤。 - 觀點10: 和面采用三加水法,做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就是水不要一次性倒入,分三次加入,并且邊加邊攪拌,這樣和面能使面粉中的淀粉與蛋白質,與水有更密切的混合,利于面團的發酵,蒸出來的饅頭也更有嚼勁。

二、餳面
上面面團揉至光滑面團后,這一步就是餳面了,餳面的關鍵就是環境溫度,酵母發酵的效率取決于溫度,溫度高發酵快,溫度低發酵慢,一般30度左右溫度是酵母最喜歡的溫度,這個溫度,酵母活性更強,繁殖更快,這個溫度下,大約80分鐘左右即可餳好,就是面團發酵至兩倍大。
也可以頭天晚上和面,放冰箱,低溫情況下,發酵時間會更長,剛好第二天發酵好,就可以蒸饅頭了。所以這個發酵時間可以自由控制,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面團發酵至兩倍大,里面出現蜂窩狀,就算發酵好了。 - 觀點11: 蒸出來的饅頭沒彈性,原因有兩個,一是面團揉得不夠久,二是沒有二次醒發,這倆個小技巧若沒有掌握好,蒸出來的饅頭容易沒彈性,不松軟,且口感變硬。
饅頭操作步驟:
1、首先把面粉倒入碗中,中間弄成空心的,酵母用溫水化開后從面粉中間倒入,攪拌成絮狀。(根據面粉干濕程度適當的加入水)
2、然后用手把面絮揉成團狀,放置等待它發酵,直至面團發酵約為之前的兩倍大即可。(根據室溫情況,來調整發酵時間,熱約為2小時,較冷就要延長時間)
3、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再放上面團,開始排氣,反復揉,這個時候多用些力,多揉一會,再用拳頭摁壓(反按按“揣”面),蒸出來的饅頭就會筋道好吃。(切開看揉好的面團有無蜂窩狀,沒有就繼續揉)
4、接著把揉好的面團分成小面劑,再搓成圓形,這個時候就要進行二次醒發了!!!在常溫下面,讓面團松弛約20多分鐘左右,可以用紗布把饅頭蓋上。
5、最后鍋中放入涼水,再在蒸鍋上刷一層油,一個個放上小面劑,蒸上約2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 - 觀點12: 饅頭蒸好后不松軟,沒彈性,這種情況多數都是發酵不足,面團無法膨脹的原因。饅頭蒸制過程中雖然有些膨脹,但發酵不足時,內部組織的支撐力遠遠不夠,所以饅頭熟了也不柔軟,沒彈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延長面團發酵的時間,尤其是二次醒發的時間。另外面團做得再軟點,面粉筋度別太高,或者適量增加干酵母的用量。選好面粉后,水也要加的合適,一般面與水的比例是2:1。但不同的面粉吸水率也不一樣,所以有時水要適當再多加點。正常饅頭面團揉起來有彈性,軟硬適中,水放少了就偏硬。如果是做老面山東饅頭,面團可以和得硬點。
二、揉面很重要
面團發好后,揉面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剛發好的面團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孔,這時的面團一定要揉勻排氣。揉好的面團表皮光滑,內部氣孔細小均勻。面團要揉到看不見干粉,越揉越有彈性。揉面是用手掌向上推壓面團,揉長了,從一頭折起來再揉。揉一會就讓面醒發幾分鐘,這樣反復揉兩三次,蒸出的饅頭細膩柔軟。
我有時揉不動,就用搟面杖壓面,壓出的面很光滑,也省勁。但千萬別壓過油。壓狠了,饅頭生坯醒發的慢,而且蒸出的饅頭皮像有層小硬殼。
另外,用干酵母做速發的刀切饅頭時,我用的是一次發酵法。也就是饅頭成型前面團不需要基礎發酵,那么面團內部就沒有那么多的孔洞。但是,饅頭在整形前,也要把面團壓幾次,弄光滑。 - 觀點13: 蒸出的饅頭沒彈性,主要原因是沒有揉到位,或者蒸饅頭的時間可能不夠,再就是關火后悶三到五分鐘再掀鍋,這樣可能就蒸出白白胖胖的大饅頭了。
為了讓你蒸出松軟香甜的大白饅頭,我教你一個簡單易學的酵母發酵法:
一,取500克面粉,加入2克酵母,5克白糖,加入240克水(冬天用40度的溫水),揉成面團。
二,把面團放在面板上,用勁揉面,盡量揉面時間長一點,揉的力度大點,一定要揉透,這是饅頭松軟澎松的關鍵一步,這一步揉不好面,可能蒸出的饅頭死死踏踏的。一定揉到不粘案板,表面光滑白亮,這樣就揉到位了。
三,把揉好的面團做成100克一個的劑子,揉成饅頭,進行醒發。再醒發過程中,一定不能開窗,饅頭上蓋上毛巾,不能透風,醒發一個小時左右(夏天大約在35分鐘到40分鐘左右),要及時細心觀察,饅頭劑子變大,用手掂一掂,饅頭變大變輕就證明發酵好了,就可以上鍋蒸了。
四,鍋內加水,燒開,把饅頭放入鍋內,大火燒開,上汽后大約12分鐘,饅頭就蒸好了。如果時間不夠,不澎松,吃起來也粘牙。關火后,3到5分鐘后揭開鍋蓋,饅頭就蒸好了,一般情況下,都能蒸出白白胖胖的饅頭的。 - 觀點14: 肯定是那些面揉的不好,還有發酵的時候發酵沒有全部發酵完成,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就特別的硬。面粉和水的比例都有可能導致蒸饅頭的時候,饅頭整體沒有彈性的,因此來說,看似都饅頭比較簡單,實際要注意的方面還是很多。
- 觀點15: 蒸饅頭總是沒有彈性證明在發面的時候發酵粉放的比較少。還有種情況就是不過高導致饅頭沒有韌性,沒有彈性。發酵粉放的是多的話,也會出現這種饅頭沒有彈性的情況,所以在每次做饅頭的時候按照比例進行配比就可以了。
- 觀點16: 蒸饅頭沒有彈性,不蓬松,屬于面團發酵問題。酵母粉添加過多過少都不利于面團發酵。發酵的面團醒面時間要滿足兩個小時,讓面團充分發酵膨脹蓬松。這樣的面團經過揉搓后蒸饅頭就會富有彈性松軟。
- 觀點17: 你每一次蒸饅頭總是沒有彈性,這種現象其實有很多種原因的。首先是面沒有發好。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是沒有彈性的。就是死面饅頭。所以蒸出來饅頭是沒有彈性。其次就是因為火候不夠。有的時候蒸饅頭火候不夠,沒有掙到時間,饅頭沒有熟也是沒有彈性的。
- 觀點18: 每次蒸的饅頭總是沒有彈性,一方面和項目的質量有關,還有一方面原因和面粉的質量,此外,面粉和水的比例都有可能導致蒸饅頭的時候,饅頭整體沒有彈性的,因此來說,看似都饅頭比較簡單,實際要注意的方面還是很多。
- 觀點19: 蒸的饅頭沒有彈性,需要跟酵母放的比例,還有發酵時間,包括溫度有一定的關系,放入發酵之后,需要把面粉里面的氣排開,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才有彈性。
- 觀點20: 你的饅頭怎么是黃色的?另外饅頭表面怎么沒有“表皮”,直接露出多孔?(很像泡沫塑料)你需要說明白,你使用的是什么面粉?不見實物,只看照片,你說的也不清楚,難猜的!
- 觀點21: 每次蒸饅頭總是沒彈性,通常有以下三種原因:1、面沒有發酵到位;2、饅頭生坯做好后沒有進行二次醒發;3、蒸饅頭的方法不對。
- 觀點22: 每次蒸饅頭沒有彈性,是因為你蒸饅頭的面發酵的還不到位。無論是使用安琪發酵還是自然發酵,必須有足夠的時間。自然發酵的時間更長一些。如果使用安琪酵母,在20度左右的溫度下要發酵兩個小時,然后再混合上小蘇打,發酵15分鐘左右。這樣發酵出的饅頭就特別的松軟可口。
- 觀點23: 應該是面沒有發好吧!碗中加入500克面粉、5克酵母、5克白砂糖,少量多次加入230毫升溫水和面,邊加邊攪拌,攪成絮狀后揉成面團,取出在案板上揉至表面光滑,搓成長條分成10-12個面劑,將劑子揉圓放在蒸屜上,準備半鍋熱水,放上蒸屜醒發20分鐘,醒好后開大火,上汽后開蓋放汽,蓋上蓋子轉中小火蒸15分鐘后關火燜3分鐘即可。
- 觀點24: 每次蒸饅頭總是沒彈性,原因有可能是沒有發好面。再就是酵母不好。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揉的面太硬了。
- 觀點25: 為什么我每次蒸饅頭總是沒彈性,是因為你的發面饅頭沒有醒發好,二次醒發好蒸出來就會有彈性的。
- 擴展閱讀1:天熱大米長時間浸水悶在電飯煲里變味了怎么辦?
- 扔掉,大米發霉,叫黃曲霉毒素,即使高溫條件下也無法殺死,而且黃曲霉毒素容易誘發肝癌。
- 擴展閱讀2:大米泡水了過夜了還可以吃的嗎
- 現在的溫度干凈的清水,只要不變味就還能吃。大量的要是著火消防用水、雨水、漏水,最好將浸水表層部分晾干做飼料。其它可晾曬可做釀造用。
- 擴展閱讀3:糯米飯團的味道怎么樣?
- 其次,糯米飯團的餡料也是影響其味道的重要因素。常見的餡料有紅豆、綠豆、花生、芝麻、紅棗、蓮子等,每一種餡料都有其獨特的風味。紅豆餡的糯米飯團,紅豆香甜軟糯,與糯米的糯感相得益彰;綠豆餡的糯米飯團,綠豆清香爽口,與糯米的糯感形成鮮明對比;花生餡的糯米飯團,花生香脆可口,與糯米的糯感...
- 擴展閱讀4:微波爐能烤披薩么披薩是什么
- 1、微波爐能烤披薩。2、一般中火烤制12-14分鐘即可,烤的過程中可以中途看一下有沒有熟,時間的長短可能略有差異。(根據微波爐的不同品牌,具體時間可自行掌握,最好停機幾次看烤熟的程度再設定時間)。3、比薩(Pizza),又稱為比薩餅、匹薩、批薩、披薩,是一種發源于意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頗受...
- 擴展閱讀5:微波爐可以烤披薩嗎
- 當然可以用微波爐烤披薩。將披薩放入微波爐中,用中火烤制大約12-14分鐘,期間可以暫停查看披薩是否已經烤熟,根據微波爐的品牌和功率,烤制時間可能需要適當調整。以下是制作披薩的用料:主料:- 面粉 200克 - 鹽 3克 - 調和油 10克 - 泡打粉 3克 - 溫水 100克 調料:- 番茄醬 1個 - 洋蔥 1...
- 擴展閱讀6:煮好的八寶粥時間長了為什么會變的很稀,有什么辦法嗎?
- 告訴你八寶粥配料:大米、花生、紅豆、紅棗、桂圓、花豆、紅米、枸杞,最重要的一定要加糯米,可以使粥粘稠,記住,一次把水加夠。
- 擴展閱讀7:粥的做法,寶寶輔食小米粥怎么做好吃
- 小米粥做法如下:米洗凈,冷水燒開后放入小米,煮開后,改小火煮,待米粒已爛且粥掖粘稠時即可關火盛出。1、要在水完全沸騰了之后再放入小米。這樣不但粥熟得比較快,而且還不會糊底。2、想要小米粥更好吃的話,可以加入白米、糯米一起熬煮這樣煮出來的小米粥濃稠香黏,更講究一點的還可以加麥片...
- 擴展閱讀8:寶寶小米粥的幾種做法 怎么煮小米粥
- 一:蛋黃南瓜小米粥材料:熟蛋黃、南瓜泥、小米粥。做法1、小奶鍋煮上小米粥;2、再煮熟一個雞蛋;3、粥快煮好時,將南瓜洗凈,去皮切小塊,隔水蒸熟后壓成泥,再取一顆蛋黃碾碎;4、將蛋黃碎,南瓜泥,倒入小米粥中拌勻即可。二:小米粥適合7-8個月寶寶材料:小米 4/5杯、大米 1/5杯、水 5杯做...
- 擴展閱讀9:寶寶輔食小米粥的做法有哪些
-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 擴展閱讀10:母乳性腹瀉的寶寶喝大米粥還是喝小米粥
- 小米粥營養好!最好讓孩子吃花樣飯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