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1: Aurinda澳琳達成分,添加了動植物精華,利于身體吸收。
- 觀點2: 這種東西不要太相信了,還不如健康飲食,做運動好。
逢年過節, 大多數中國人走親訪友,都少不了送些保健品。
頂著健康養生的名號,標配精致高檔的包裝。
送的人覺得不跌面子,收的人也感到用了心。
種類繁多的保健品,到底什么值得買?
很遺憾,絕大多數保健品的功效,根本配不上它高昂的價格。
保健品不是藥,沒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能。
所謂的"美容養顏抗衰老,排毒減肥清腸道",神乎其神的功效不過是夸大宣傳,只為掏空消費者錢包。
過年回家給親戚長輩選購前,一定要三思。
1
七種“保健品”
讓多少人花了冤枉錢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超2千億元,僅次于美國。
大把的錢流入了市場,結果卻不盡人意。
下面這七種常見的“保健品”,效果被吹上了天。
事實究竟如何呢?
1、 口服膠原蛋白并不能美容
不知何時開始,流行起了這么一句夸女生皮膚好的話:臉上滿滿的膠原蛋白。
很少有人知道膠原蛋白到底是什么。
簡單說,膠原蛋白是人體中的一種蛋白質。
讓皮膚保持彈性,是它最廣為人知的功效。
一些不靠譜的說法流傳開來:“多吃膠原蛋白粉可美容養顏,延緩衰老”。
事實上,吃進去的膠原蛋白,并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來補充體內的膠原蛋白。
也就談不上什么美容功效了。
德國某抗衰老膠原蛋白展臺 / 視覺中國
從營養價值角度來看,口服膠原蛋白制品相比“肉、蛋、奶”,也只能算是“劣質蛋白”。
真的想要補充蛋白質,不如每天吃一個雞蛋來得性價比高。
2、高鈣奶補鈣不靠譜
無論男女老少,都想著要補補鈣,高鈣奶順勢成了不少商家的營銷亮點。
可牛奶、羊奶這些奶制品本就是高鈣食品了。
所謂“高鈣奶”,不過是人為增添了鈣含量。
2004年,杭州動物園,大熊貓培培只喝牛奶/ 視覺中國
同時,普通牛奶中的乳鈣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高鈣奶中添加的碳酸鈣則恰恰相反。
過多添加鈣,一方面影響牛奶口感;
另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蛋白體系的不穩定,影響殺菌的穩定性。
人體每天攝入的鈣含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純鈣有可能導致腎結石等疾病。
3、 葡萄籽抗氧化是“騙局”
市場上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類保健食品十分暢銷。
它的主打功能,主要有“抗氧化”、“抗衰老”,甚至是“抗癌”。
但真相很殘酷。
葡萄籽中有一種叫原花青素的成分,它是一種天然的低毒性抗氧化劑,長期攝取的確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
可是呢,許多植物的皮、殼、籽中都含有原花青素,比如蘋果皮、花生皮。
葡萄籽類保健食品,除了貴,并不與眾不同。
普通人只要保持均衡飲食,不需要額外補充這種物質。
再說抗癌效果。
有研究發現,在實驗室環境下,葡萄籽提取物確實能對極個別的癌細胞起抑制作用。
但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李鐸指出,“體外實驗能抑制”與“體內能抑制”是兩回事。
能在實驗室內影響癌細胞,不一定能在人體內起作用。
葡萄籽的抗癌功效,尚未明確。
十余名女士使用葡萄籽化妝品出現異常反應 / 視覺中國
4、黑糖不宜多吃
伴隨養生概念的風靡,黑糖走進了千家萬戶。
與黑糖一起出現的,往往還有“古法工藝”“補血養氣”等字眼。
但是,黑糖本質上還是糖,屬于“偽保健食品”。
近期,一條關于黑糖中丙烯酰胺嚴重超標的新聞,讓很多消費者感到心驚。
丙烯酰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屬于“疑似致癌物”。
很多黑糖是采用傳統工藝制成,味道香、顏色深,但其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較其他機械工藝制成的糖更高,致癌的風險也更高一些。
傳統工藝制作黑糖 / 視覺中國
所以在購買黑糖時應該睜大眼睛,食用黑糖更要控制好量。
5、冬蟲夏草功效存疑
2016年,冬蟲夏草因砷含量超標,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開發布了消費安全提示。
一時間,這種比黃金還貴的保健品被打下了“神壇”。
冬蟲夏草被普遍認為具有調節免疫系統、抗疲勞等功效。
2003年非典時期,傳言吃冬蟲夏草能增強免疫力,蟲草一夜之間變成“神草”。
但冬蟲夏草真正所含成分、療效等,一直以來眾說紛紜。
它究竟是藥材還是保健品?不同的商家也有不同的解釋。
因此,從保健的角度來說,服用冬蟲夏草要慎之又慎。
冬蟲夏草 / 視覺中國
6、吃酵素能減肥?別輕信!
近年來,引發海淘、代購狂潮的酵素,在保健食品排行榜中迅速上位。
它號稱由幾十上百種水果發酵制作而成,主打排毒減肥。
酵素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它只不過是日本人對“酶”的稱呼。
酶大多數由蛋白質組成,不可能被人體吸收后直接利用。
因此,即使從食物中獲得,也會被消化系統破壞。
比如,胃液會消化降解很多酶。
想要通過口服酵素達到排毒、清宿便、減肥的作用根本不現實。
至于自制酵素,就更不靠譜了。
2018年8月,鄭女士在網上看到有人分享服用自制“酵素”減肥十斤的帖子,便想自己也試試。沒想到,喝完之后又拉又吐,患上了急性腸胃炎。
自制酵素過程中產生的衛生問題,很容易引發腸胃疾病。
居民自制酵素 / 視覺中國
7、大麥若葉青汁一點也不神奇
微商一手捧紅了一種叫做“大麥若葉青汁”的飲品。
所謂“大麥青汁”,是將長到20至30公分的大麥幼苗打成汁或干燥成粉。
聽起來不過是一種普通的植物提取飲品,功效卻被寫得神乎其神:
“具有若干種營養素、微量元素”、“高堿性純天然”、“排毒功效顯著”。
麥苗上掛著晶瑩的露珠 / 視覺中國
大麥青汁沒那么神奇。
首先,大麥青汁中的纖維很少。
即使是食用直接打成的粉,所獲得的膳食纖維跟人體需求相比也是杯水車薪。
其次,“酸性體質”本身就是一個偽概念,不具有科學依據。
所謂服用堿性保健品中和酸性體質,純屬胡說。
最后,大麥若葉青汁能夠凈化血液、起到排毒效果的說法,也缺乏科學支撐
2
保健品的三種營銷手段
一個比一個套路深
保健品的走俏,離不開商家的花式營銷。
上面提到的保健品,你可能沒吃過,不會沒聽過。
總結起來,保健品的營銷套路不外乎以下三種:
1、 虛假宣傳
很多商家為了推銷保健品,畫出的大餅簡直不忍直視。
比如:“高科技產品根治高血壓、糖尿病”。
真這么厲害的話,拿到的諾貝爾獎杯能繞地球一圈。
還有一些人大玩文字游戲,“幫助睡眠”變成“根治失眠”、“促進消化”變成“排毒養顏”,擦邊球層出不窮。
這種套路其實不難識破。
畢竟專業醫生配合先進醫療設備都辦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寄希望于通過吃保健品實現呢?
保健品不是藥!保健品不是藥!保健品不是藥!
同樣的話,到底要強調多少遍才能深入人心呢? - 觀點3: 都大同小異,同一個牌子都有不同成分,又高檔和低檔的。含量和吸收難易也是不同維度
- 擴展閱讀1:2020年第二十二屆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中國展的展品范圍的包括哪些?
- 如果你是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從業者,一定不要錯過2020年第二十二屆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中國展,其展品范圍包括:健康原料——營養食材、保健品食材 天然原料——植物原料、動物原料、無污染生態作物 食品添加劑——酸味劑...
- 擴展閱讀2:小紅書可以賣土特產嗎
- 可以。小紅書平臺允許開辦個人小店,只要符合平臺規范,是可以賣土特產的。
- 擴展閱讀3:云南省文山州十大特產
- 三七、文山椒鹽餅等。云南省文山州官網顯示,云南省文山州十大特產分別為三七、文山椒鹽餅、披梨、丘北辣椒、八寶米、興街八角、硯山米線、硯山小粒花生、平壩喬酥、文山番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東南部...
- 擴展閱讀4:春季流感高發季節,吃什么美食能夠幫助提高免疫力?
- 春季流感高發季節,可以通過飲食來提高免疫力,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的食物:1. 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如柑橘類水果、紅橙色蔬菜、深綠色蔬菜等。2. 堅果和種子:富含蛋白質、健康脂肪和維生素E,如杏仁...
- 擴展閱讀5:所有的蘭州拉面都是同一個配方嗎?
- 分別拉成大寬、韭葉、二細、芥麥欏(三角條)一窩絲等形狀的面條下鍋,面熟后撈入碗內,將牛肉湯、蘿卜、肉丁、浮油適量,澆在面條上即成。并以每個人的口味加上適量的香萊、蒜苗、蔥花及辣子油。
- 擴展閱讀6:請問檸檬酸添加到醬鹵肉中發揮保鮮、防腐作用,添加量一般為多少呀?
- 檸檬酸能調節PH,確實能用于某些食品的保鮮,但是感覺比較適合酸性食品吧,如果汁水果罐頭果脯等等。你用到醬鹵肉里面,要達到防腐的效果,用量可能會讓肉發酸,很多消費者潛意識里認為肉發酸是變質了。這也許就是大部分的醬...
- 擴展閱讀7:紅薯梗炒肉絲是怎么做的
- 1 豬肉切肉絲,用蛋清、淀粉上漿;紅薯葉取葉柄(即紅薯梗)撕去外表的筋膜,切段;紅椒切絲 2 肉絲放油鍋劃油 3 蔥姜炒出香味,放紅薯梗炒至斷生 4 放入肉絲、紅椒絲及調料,翻炒均勻 5 ok 小貼士 紅薯藤易熟,...
- 擴展閱讀8:蘋果直接吃好還是榨汁最好?我覺得蘋果汁好吸收。
- 你好,蘋果屬于一種水果,其特點是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熱量的來源主要是果糖。建議蘋果直接吃這樣對于人體健康比較有利的,如果榨成蘋果汁喝,蘋果里面的果糖會被釋放,而且膳食纖維也被破壞,榨汁的蘋果更加容易...
- 擴展閱讀9:小紅書店鋪土特產資質材料是什么
- 小紅書店鋪土特產資質材料應包括以下幾類:一、生產資質:1、《食品生產許可證》;2、《食品經營許可證》;3、《食品衛生許可證》;4、《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書》;5、《食品安全檢測報告》;6、《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 擴展閱讀10:能使大腦集中精力的藥物或者保健品,食物比如說檳榔等有哪些?
- 營養保健專家研究發現,一些有助于補腦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貴難覓,而恰恰是廉價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隨處可見。以下幾種食品就對大腦十分有益,腦力勞動者、在校學生不妨經常選食。1、牛奶。牛奶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營養品K?緩?
美食特產問答匯集土特產、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藝,促進美食文化傳播!